.

ICU常用镇静镇痛药物总结

在ICU病房中,原发疾病,各种监测、治疗手段和长时间的制动、气管插管、各种有创操作均诱发患者疼痛及焦虑,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恐惧。目前镇痛、镇静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系统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一、理想的镇痛镇静类药物需要具有以下特点:

1.对循环和呼吸影响小;

2.起效快、效果明显;

3.半衰期短、无明显蓄积作用,停药后迅速恢复;

4.对肝、肾功能影响小;

5.抗焦虑和顺应性遗忘效果优良;

6.价格低廉。

二、镇静药物

目前ICU最常用的镇静药物为苯二氮?类和丙泊酚,苯二氮?类药物包括地西泮、咪达唑仑和劳拉西泮。

研究发现,苯二氮?类药物容易导致ICU患者谵妄、焦虑、PTSD妄想等神经精神症状。年SCCM发布的镇静、镇痛、谵妄治疗指南中指出,苯二氮?类镇静药物的使用,是ICU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推荐ICU镇静优先采用非苯二氮?类镇静药物以改善临床预后。

1、地西泮,旧称安定,是长效镇静药,能迅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起效快,为中枢抑制剂,在ICU中主要用于控制抽搐、惊厥,反复用药因蓄积作用可导致镇静作用延长。应用广泛,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很强。较大剂量时可诱导人睡,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催眠药。此外还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对癫痫持续状态极有效。经肝脏代谢后仍有生物活性,故连续应用可蓄积。

用法:开始10mg,以后按需每隔3~4h加5~10mg。24h总量以40~50mg为限。

2、咪达唑仑,ICU中应用最广泛的苯二氮?类药物,其消除半衰期短,镇静、抗焦虑作用强,顺行性遗忘作用强,并且易于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但是对年老或呼吸功能不全者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用药后可能引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副作用。无镇痛作用;可能导致低血压(特别和阿片药物合用);逆转性兴奋作用(不常见)常用的急诊药物;呼吸影响小;拮抗药物(氟马西尼)

用法:小剂量0.02~0.03mg/kg静脉注射直至出现临床效果(嗜睡);追加剂量为每3~5min0.5~1mg,总剂量小于5mg。

3、异丙酚,快速强效的麻醉药,起效迅速、作用短暂、镇静水平易于调节,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停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用于ICU长时间镇静。而且其具有减少脑血流、降低颅内压、降低脑氧代谢率的作用,适用于ICU颅脑损伤患者的镇静。

其单次注射时可出现暂时性呼吸抑制、血压下降(与剂量相关)、心动过缓,特别是对于心功能差、低血容量的患者血压影响较大。长期或大量应用异丙酚可能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异丙酚输注综合征等严重副作用。

用法:间断静脉注射10~30ug/kg超过1~5min,或ug/kg/min连续静脉注射3~5min,然后减少至50ug/kg/min滴定产生效果。

4、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镇静药,属于咪唑类衍生物,通过激动中枢α2肾上腺受体而产生镇静作用。因其镇静是可唤醒,使患者的配合度更高。兼具良好镇静与镇痛作用,没有明显心血管抑制及停药后反跳,不产生呼吸抑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已越来越多地用于ICU镇静。年SCCM镇痛镇静指南也推荐使用右美托咪定代替苯二氮?类药物以实现安全有效的ICU镇静。

用法:配成4μg/mL浓度以1μg/kg剂量缓慢静注,输注时间超过10min。本品在给药前必须用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达浓度4μg/mL。

二、镇痛药

年SCCM指南推荐,镇痛药物主要包括阿片类、非阿片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局麻药。

1、吗啡,是天然的阿片生物碱,是阿片类药物的原型,具有镇痛镇静、呼吸抑制、镇咳、抑制胃肠道蠕动、促进组胺释放、诱发哮喘等作用,对低血容量患者容易导致低血压,推荐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不是程序镇痛的首选药物;起效和达到峰值的时间较长,镇痛作用较芬太尼类药物长,可控性不及芬太尼类药物。

用法:50~ug/kg静脉注射,然后按照需要以0.8~1mg/h静脉注射。

2、芬太尼,为合成阿片类药物,广泛应用于ICU镇痛,其镇痛强度是吗啡的~倍,起效快,对循环的抑制较吗啡轻。被推荐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无法耐受吗啡副作用的患者。但重复用药后由于蓄积和延时效应可导致呼吸抑制(中枢性和延迟性),延长复苏时间。

副作用: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心动过缓,肌肉强直,恶心呕吐;老年人、肝肾功能不佳者需要小剂量和更长的给药间隔时间。

用法:0.5~1ug/kg静脉注射超过2min直至到达镇痛效果。

3、瑞芬太尼,为合成阿片类药物,是新型短效μ阿片受体激动剂,超短效镇痛药;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等影响,体内无明显蓄积。

有报道称瑞芬太尼能够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它并不额外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但提高了医疗效率。

用法:只能在静脉注射泵下使用,0.~0.1ug/kg/min静脉注射。

4、舒芬太尼

为合成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10倍,作用持续时间为芬太尼的两倍。

有研究发现,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相比,在24h内镇痛作用无明显差别,在24后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弱于瑞芬太尼。

用法:(1)当作为复合麻醉的一种镇痛成分进行诱导应用时:按0.1~5.0μg/kg静脉内推注或者加入输液管中,在2~10min内滴完。(2)在以其主导的全身麻醉中,舒芬太尼用药总量可为8~30μg/kg。当临床表现显示镇痛效应减弱时可按0.35~1.4μg/kg追加维持剂量。

5、哌替啶,为合成阿片类药物,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1/10,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药理活性,大剂量使用时,可导致神经兴奋症状,肾功能障碍者发生率高,目前在ICU不推荐。

用法:成人肌内注射常用量:一次25~mg,一日~mg。极量:一次mg,一日mg。静脉注射成人一次按体重以0.3mg/kg为限。

参考资料:

1、年SCCM镇静、镇痛、谵妄治疗指南

2、ICU医师手册

内容转载自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f/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