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4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简称“第十七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向广大群众提出了警告:肝炎已成中国公共卫生重大威胁。
而在10月25日下午,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在会议上发布。
肝炎已成中国公共卫生重大威胁
“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的话,接下来十五年间,中国会有大概九百万人因为肝炎相关疾病而死亡。”
在第十七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WHO)驻华办事处高级顾问Po-LinChan教授郑重强调这一数字,提醒中国人提高对肝炎的重视。
WHO数据显示,病毒性肝炎一直位列全球排名前七的死亡原因,每年多达万人因此丧生。全球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高达近2.4亿人,丙肝感染者则为1.3-1.5亿人。
中国同样是乙肝阴影最重的国家之一,感染者高达近1亿——但这些中国患者,仅有1%正在接受治疗。Po-LinChan教授警告说,这直接导致,在中国,每十名慢性感染者,就有三人因此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年春天去世、年仅24岁的安徽研究生刘俊杰。他在高考入学时被诊断为乙肝,但一直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为肝癌。专家认为,如果刘俊杰在早期就接受强效低耐药药物治疗,他的悲剧不会发生。
“全球病毒性肝炎的控制离不开中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教授庄辉教授强调。
当务之急是降低药价
中国的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已经让超过90%的新生儿受益,但中国仍然有约万慢性乙肝患者,他们中的多数是在90年代以前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由于未获及时治疗,他们发展到终末期肝病入肝硬化和肝癌,甚至死亡的风险,正与日俱增。
“我国肝癌死亡率远高于欧美国家。”魏来教授说。这将是我国要面临的长期问题。
以乙肝为例,理论上,经16年以上的规范治疗,病毒才能从DNA中清除,因此必须长期治疗。但中国患者的长期支付能力,正成为乙肝防治的巨大障碍。
多位专家指出,一些高效的药物迟迟不能进去医保,导致患者无法长期坚持使用高效药物。以本次会议上出台的新版乙肝指南为例,虽然指南明确“高效低耐药的代表药物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为慢性乙肝的首选药物”,这两种品类的药物也都纳入了医保,但由于价格高昂,患者依然感觉负担沉重。
一些跨国药企医院研发乙肝病毒的创新药物,但收效甚微。尽管丙肝已有了突破性的药物——索非布韦片(Sovaldi),但上千美元每粒的价格却让患者望而却步。“这个药很贵,就算掉到马桶里了,病人还想再捡起来冲一冲吃掉。”庄辉教授提及某美国机构一份报告的描述说。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推动肝炎治疗药物价格的降低。”Po-LinChan教授说。
防治认知有限
中国乙肝治疗当前遇到的诸多问题,与医生和患者的认知也有关系。大会还发布了国内首个大样本乙肝诊疗的调研项目结果,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三家单位联合,对31个省和自治区的名肝炎临床医师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医院医院的医生,医院的医生专业技能相对比较薄弱。医院只有35%的医生清楚,“影响HBV感染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为感染时的年龄,年龄越小越易慢性化”。医院王贵强教授宣读报告时说。
报告也指出,中国的基层医生和患者,甚至至今都没有意识到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癌,更没有意识到把乙肝病毒和耐药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对预防这些严重疾病的重要性。
在国内,目前超过七成的乙肝患者都在使用“低效或高耐药”的药物治疗,但在欧美和亚太其他地区,乙肝治疗指南都强调首选“强效低耐药”的药物,医生和患者也都认可。
另一方面,在医生的观点中,公众对丙肝的认知较低,仍有相当的病人不知道是可以治愈的;这也加大了治疗的难度,“中国的万丙肝患者中只有2%就诊。”
Po-LinChan教授也提醒参会代表,“肝炎问题不再只是一个临床问题,它已成为公共卫生的巨大威胁。”
肝炎小百科1什么是肝炎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急性重型肝炎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侵害肝脏,使得肝脏的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它可以引起身体珠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2临床症状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疲倦。
3肝炎易感人群
1、肥胖者。肥胖者皮下脂肪组织脂肪分解,造成脂肪沉积在肝脏中。
2、嗜酒者。酒精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可导致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
3、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运动量也随之减少,脂肪沉着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同时中老年人罹患内分泌疾病者较多,如糖尿病可造成代谢紊乱,最终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4、喜荤者。不少年轻人常常家庭聚会、朋友宴请,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食物,会使肝脏负担加重。
5、少动者。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则表现为脂肪肝。
6、饥饿者。经常饥饿的人,由于血糖降低,肝组织中的脂肪酸被调动进入血液,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可致肝脏脂肪堆积。
7、营养不良者。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造成肝脏转运甘油三酯时发生障碍,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4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
乙肝、丙肝、丁肝等传播途径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1、母婴垂直传播:中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中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2、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3、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4、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5、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进行传播。
5最伤肝脏的9个杀手
1.睡眠不足
如今,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是,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还会加重病情。“晚睡族”应尽量调整作息时间,最好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8小时,以便让肝脏有效排毒,保证全身健康。
2.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
体内排毒可以通过排尿、排汗、排便进行。早上起床之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
3.暴饮暴食
很多人知道,东西吃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诱发脂肪肝。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4.不吃早餐
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健康早餐可延长饱腹感,避免肝脏受损。
5.吃药太多
长期服用止痛药等药物,会加大肝脏解毒负担,导致肝脏损伤。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简称药肝)。这些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镇静药、抗甲亢药、抗肿瘤药、降糖药和心血管药等。因此,服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加工食物摄入过多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种防腐剂、色素、人工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种人体较难分解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脏损伤。
7.偏爱油炸食品
吃油炸食品一个月即可导致肝脏发生明显变化,引发类似肝炎的酶的变化。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堆积会导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会增加心脏病和肝病的危险。相对而言,橄榄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8.吃半生不熟或烧焦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饪过头的烧焦食物(特别是肉食)也容易导致肝脏受损。研究发现,醉虾、生蚝和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容易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9.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另外,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
来源:南方周末,求医网,中国疾控动态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帮助人体排解毒素、新陈代谢。保护肝脏除了要有良好的作息之外呢,还要非常均衡的饮食,每天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提供给肝脏,让它能够更好的为健康的身体提供帮助。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儿童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