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有良心的痤疮指南治疗用药篇

之前我们讲过痤疮的病因和在诊断上容易混淆的疾病,这一篇主要就是对治疗痤疮的药物进行分类

在我们了解了痤疮的四大病因之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痤疮的治疗无非是从四方面着手

1.解决雄性激素和皮脂腺功能亢进的问题——抑制皮脂腺分泌,控油

2.解决毛囊导管口角化过皮的问题———松解角质,疏通毛囊

3.抑制或者杀灭毛囊中的微生物——抑菌

4.抑制炎症和宿主的免疫反应(也就是痘痘发炎的机制)——抗炎

第一部分松解角质/疏通毛囊

1.维A酸*(主打药品:达芙文,也就是第三代维A酸阿达帕林,副作用相对较小)外用

特点:

医院最常用的痤疮治疗药品之一!缺点是见效慢,一般要用2、3周以后才能看到效果,却有一大堆不良反应,皮肤刺激发生率达90%以上,红斑,脱屑,干燥,瘙痒,烧灼感,刺痛感,发生率与严重程度和剂量有关。但是方便啊!简单啊!效果明确啊!便宜啊!

其他作用:抗炎、抑制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

2.过氧化苯甲酰*(主打药品:斑塞,其他商品名:阿克治、痤疮王、碧宁、酰舒)外用

特点:

见效快,但松解角质的作用弱于维A酸,所以对非炎性的痘痘效果较弱,对炎性的效果最佳,轻微的炎性痘痘单独使用就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严重的还是要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对皮肤刺激性强,所以一般开始时应该少量用药,等皮肤慢慢适应药物以后在逐渐增加

*其他作用:消炎、抗菌、控油、促进细胞修复和伤口愈合

3.果酸*外用(疏通毛囊作用的主要为甘醇酸,可视情况叠加消炎的苦杏仁酸或美白祛印的柠檬酸)

特点:

控制合理的话安全可靠,仅有刷酸过程中的轻微刺痒感,不耽误生活工作;

分子量小,穿透力强,作用深度可达真皮层,能明确改善轻中度痘痘,尤其是炎性痘痘效果更佳;

疗效确切、操作方便、价格适中;

*其他作用:

刺激真表皮胶原和粘多糖的再生的作用,对整体肤质改善有明显效果(肤质更细腻,肤色更均匀,保湿抗老)

4.水杨酸*外用

特点:

脂溶性,更易深入充满皮脂的毛囊深处,可以很好的溶解黑头粉刺,所以对于非炎性的粉刺型痤疮效果更佳(黑头和粉刺);

操作比果酸更简单(无需中和),安全性也更高(作用深度较果酸浅);

*其他作用:

抗炎、抗菌、轻微镇痛

5.壬二酸*外用

对各种类型痘痘都有效,对皮肤有较轻微和短暂的刺激反应,虽然也是多靶点药物,但却不是目前主流的祛痘用药,所以大家讨论的也比较少

其他作用:抗菌、美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干扰黑素合成)、抗恶性黑色素瘤

第二部分控油

有三种解决思路:

——吸收表面皮脂(俗称:控油收敛)

1.各种锌制剂*(比如硫酸锌、甘草锌、吡硫锌等)外用

锌有皮肤收敛作用,吸收局部皮脂,减少皮脂分泌;

治疗轻中度痤疮效果不错。聚合性痤疮不行;

一般需要联合外用其他药物使用;

*其他作用:

提高对维A酸的利用,改善毛囊堵塞;

提高免疫力,减少皮肤感染;

2.二硫化硒*,外用

减少皮脂产生,有毒,不可口服,外用有皮肤刺激,干燥等副反应

*其他作用:

抑菌、降低皮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抗雄激素(雄激素绝对或相对减少都能降低亢进的皮脂腺功能,减少皮脂分泌)

1.螺内酯(安体舒通),口服

抗雄激素,减少雄激素的生成,阻断皮脂腺的雄激素受体,抑制皮脂分泌

2.西咪替丁(甲氰咪胍),口服

抗雄激素,不影响雄激素的分泌,只影响雄激素受体从而抑制皮脂分泌

3.丹参酮*,脂溶性,口服

具有雌激素样活性,使增高的雄激素水平恢复正常

其他作用:

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清热散结

可以改善结节性和囊肿性痤疮患者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皮损消退

4.雌激素、孕激素、植物雌激素,口服,仅限女性用

雌激素:雌二醇(活性最强,但口服效果差)、雌二醇衍生物(炔雌醇、己烯雌酚)

孕激素:黄体酮(17a-羟孕酮类、去甲基睾酮类)

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品或药品:大豆、枸杞、山药、当归等

PS: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作用效果好,因为复方避孕药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所以很多女性痤疮服用避孕药会收到不错疗效~

——直接抑制皮脂分泌

维A酸*,口服(主打药:泰尔丝)

缩小皮脂腺组织,减少皮脂分泌,减少毛囊口的角质栓塞,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全身性的副作用都很大,所以主要用于重度痤疮(且不愿或不能接受其他更好疗法的人群)

*其他作用:

促进角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溶解角质、抗炎、抑制和杀灭痤疮丙酸杆菌(这几个作用前面已经讲过)、阻断化学致癌过程、增强免疫功能等等

这货简直是个万金油,万金油就是作用多,或者专业点叫法就是靶点多,靶点越多就意味着副作用越多,现在的维A酸类药物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代表就是阿达帕林(比如外用的达芙文),这种相对于第一代,第二代的维A酸(比如外用的迪维霜、内服的泰尔丝)来说,副作用已经小了很多

第三部分抑菌抗炎

1.各种抗生素

米诺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过氧化苯甲酰等

主要取决于医生经验和习惯,每个医生的处方差别可能较大!

2.糖皮质激素

面部可用的都是较低浓度,较弱强度的,有时被叫做软激素,比如尤卓尔

关键是要注意正确使用,避免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产生!

这些治疗里面,第一部分最重要!——疏通毛囊/抗角化异常

因为只要堵塞的毛囊被疏通了,即便油脂分泌较多,也可以顺利的排出,只要角化正常了,毛囊本身也就不易堵塞,有油脂也可以顺利排出。并且对痤疮影响最大的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畅通状态的毛囊里,这种病菌的活力也会大大下降!相反,如果角化不正常,毛孔就会很容易堵塞,只要毛孔堵塞,即便出油很少的人,也可能发生痤疮,干性皮肤痘痘的形成机制就是如此!所以痘痘的治疗一定是多方面系统的

最后重点强调:不要以为看了这篇文章,就觉得自己可以治疗痘痘,这是让我们从疾病的病历上了解痤疮,能够尽可能给痤疮患者或者长痘的自己提供帮助,更专业的治疗我们还是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f/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