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师傅

(一)、

很多年前,简陋的急诊室曾驻过一位护工师傅,此人姓丁。

丁师傅属羊,和周润发、比尔?盖茨以及乔布斯这些名人同龄,中等身材佝偻背,花白须发精瘦脸,走起路来通体抖擞,跑起步来跳跃前进,动作十分迅速,活脱脱一只上窜下跳的老山羊。

他有个招牌动作:瞪着两只澄清的大圆眼睛看人,被看者通常有种浑身赤裸的感觉;不想看的时候他又会摇晃起脑袋,用手指摩挲山羊下巴,眨眨眼睛,回味无穷。

按照麻衣神相的说法,一个人长得像某种动物的话,是极具相应天赋的,丁师傅正是这种富有灵性的人物,医院起就常驻急诊室,熟悉他的人,都喜欢称他为老丁,初来乍到的医生,当着他的面,也不敢不尊称他为老丁,因为在急诊室里流传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算得罪了科主任,也不能得罪老丁。

缘由一:老丁见多识广,经验丰富,黑白两道,阴阳三界,很少有他不知道的事和没见过的人,病人还没开口,他鼻孔一张就能知道来者何人、原籍出处、职业工种。更神的是,病人刚踏入急诊室门口,还没见到医生,他基本上就能判断出伤势病情,需要做哪些检查,是否得住院,或者直接下个死亡通知书——“没救了”,一旦他露出这种表情,大概这个患者离死神的召唤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比所谓的高科技仪器要精准得多。

缘由二:老丁的主要指责是急救运送,从救护车开门的那一刻开始,到躺上病房床铺为止,所有的搬运程序全部由他一人操控,轻抬慢放,拐弯抹角,加速升降,穿梭插队,有效地指挥病人家属协助各项搬运转诊动作,尤其是头颈部和脊柱外伤的病人,搬运的身体讲究同轴一线,许多专业的医生都眼高手低做不好,老丁就非常在行,从来没有出现一次意外,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的临“床”经验非常丰富。

缘由三:因为有以上两个优点的基础存在,造就了老丁在救病如救火的急诊室里依然胜似闲庭信步的传奇,用毛主席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方针来形容,是再也合适不过了。在任何紧急的抢救场面,老丁都能做到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就算有人掉了脑袋,鲜血飙到屋顶,溅起梅花点点,他也绝对不会抖一下眼皮,绝对以旁观者的心态冷静处理当局者的迷乱,甚至会在关键时刻点拨某些手忙脚乱的医护人员。要是生在古代乱世,老丁绝对是指挥千军万马的一员良将。

(二)、

我06年轮转到了外科急诊,正值信仰的低谷,对很多事物都心存疑惑,将大量的时间和愤懑都倾泻在了《情瘦医生》上面,常常下了后夜班回到寝室继续创作,直到东方发白,精神错乱为止,好几次都是通宵未眠,第二天直接上班去了,面对络绎不绝的急诊工作,难免力不从心,结果没多久就变得形销骨立,摇摇欲坠。

老丁看出了我的疲倦和心事,瞅准空闲的片刻,有意没意地跟我来搭搭话,问我是从哪个科室来的,然后眯起眼睛,若有所思:“你们肝胆科的医生我都认识”,果然,从主任到下属任何一个医生,他都了如指掌,各种掌故,娓娓道来,许多恩恩怨怨的前尘往事都是我闻所未闻的,比如说某某某以前也是小医生,遇到过什么什么挫折和打击,差一点就不能当外科医生了,现在总算熬出头了,还有谁谁谁,犯过这些那些错误,险些失足,浪子回头金不换,医院的业务骨干了……等等等等,一下子让我清醒了许多,重新感到人生的可爱和生动。

个人的小情绪和历史的大潮流比起来,实在是太不值一提了,为赋新词强说愁,恐怕到了老丁的年龄,就要欲说还休,只道天凉好个秋了,老丁一介护工,医院基层,被大多数人忽略,却难得保持这份仅有的洒脱和自我,还要不遗余力地帮助我这个落魄的医生,说的准确是迷失的青年,实在让我非常感动。于是我文风一转,《情瘦医生》变得积极向上,故事情节也因此跌宕起伏,尤其是关于急诊室的描写,和老丁绘声绘色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老丁的工作服也是白大褂,除了没有胸牌以外,其他装备和医生相同,加上他独一无二的霸气和不动如山的沉着,一旦他坐下来,病人和家属们基本上都会把他当做经验丰富的老医生,蜂拥而去,当然他会非常满意地指导病人到我这边来排队。通常他不发一言,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病人就会乖乖听话,看到他那副屌样真让我羡慕嫉妒恨啊,不知道自己这辈子当医生能不能到此境界。

偶尔忙不过来的时候,老丁也会替我料理几个病人,当然仅限于“谈话治疗”,权作缓兵之计,否则碰到血淋淋的病人要是不及时处理,虽然病情无碍,但视觉效果强烈,非得投诉你“见死不救没有医德灭绝人性”不可。老丁处理大体得当,有一次我将一个全身上下十几处刀伤的病人缝合完毕,从急诊手术室走出来的时候,发现他竟然拿着一张头颅CT片在解读!一边读片还一边跟家属交代,“这个地方有血肿,最起码有十几cc,必须马上住院开刀!”等我叫来脑外科会诊,会诊意见居然一字不差!

(三)、

老丁家住望春,就是设放监狱的地方,有多偏远可想而知,现在通地铁是方便了,那时候老丁可是要每天早早地骑着永久牌自行车,披星带月从家里出发。

冬天,后夜班下班前的几分钟,我站在急诊室门口,总能看到他从晨曦的光芒中出现,搓着双手,满面风霜,白气从他嘴巴和鼻孔里喷射而出。

“昨晚忙不忙?”他见了面就问我。

“还好。”我看到他,心中涌动阵阵亲切。

“怎么不忙,清创包都用光了,又没睡吧?”他麻利地整理着凌乱的换药室,三下五除二,就打扫地干干净净,然后是清点纱布绷带,及时补充,把推车的每个零件都检查一遍,直到满意为止,做完这一切,通常离“祝你平安”的上班召唤还有五分,刚好可以抽一根烟。

他就会伫立在寒冷的晨风中,吞吞吐吐,青烟袅袅,一边剧烈地咳嗽,一边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和安谧,脸上凝固着幸福的思考。

如果碰到我上中班(早八点到下午三点),他会主动给我带饭,而且从来不问我拿饭卡,好几次我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悄悄地跑到食堂,给我买来两荤一素的盒饭,放在桌子上,事后我给他饭钱,他总是执意不要,一副非常生气的样子。不忙的时候,他会和我一起在办公室吃饭,他很喜欢和我聊天,尤其是聊我的父母,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和羡慕。

“你爸妈也是农民?”他似乎不大相信我的回答。

“是啊,我小时候还跟他们去种过田呢?”

“了不起,了不起,培养一个大学生,特别是医生,不容易啊。”他长叹了一口气,然后默默无语,低头猛吃。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医院里解决,食堂的残羹冷炙,味道可想而知,幸好他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喜欢喝点小酒,比如绍兴的糟烧,或者宁波的大曲,也有竹叶青和尖庄二锅头,都是些烈性高度酒,搞得整个急诊室都香喷喷,让人垂涎欲滴,他还很“过分”,每次都要“勾引”我来一点,严重考验我的意志和职业道德,看到我闭上双眼咽着口水虚情假意地谢绝之后,他便会开怀大笑,风卷残云,一扫而空,然后骑上双轮,扬长而去。

上班一根烟,下班一碗酒;莫道春梦短,人生几度秋。

(四)、

除了抽烟喝酒,老丁还有一个业余爱好:斗地主。俗话说小赌怡情,喝完小酒点起香烟再邀上三五战友,斗室之内烟雾缭绕,翻牌之间热血贲张,绝对的专著,忘我的风采,那一刻,感觉自己就是王者——医院某位“麻神”理工大学的高材生亲口对我说的,于老丁心有戚戚焉,好几次我在值夜班的时候,他满脸通红地冲进来,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拍着大腿大声跟我讲:“老孙子,今天手气这么好,还是输个精光滑塌!”言语间竟毫无痛惜之意,而我已经心惊肉跳,要知道,他的钱可都是来之不易的血汗钱啊。

甚至正月初二的晚上,他还在聚赌。我终于忍耐不住了,趁空闲的间歇,小心地询问他:

“丁师傅,酒是穿肠毒药,赌乃轰心烈炮,适可而止,可不要累坏了身子。”

“没事没事,小玩玩,医院里的护工师傅,不会搞大。”

“……我不是这个意思,过春节了,你可以待在家里多陪陪老婆孩子啊。”

老丁忽然不说话了,脸色变得很灰暗,转过头,整个人在瞬间苍老了许多,许久之后才喟然长叹:

“冯医师……”

他的目光中交织着复杂的情感,欲言又止。

正好来了一个车祸伤的病人,我们之间的交谈就到此为止,而以后,老丁似乎在有意地躲避着我,春节过后的不久,我的急诊室轮转也结束了,回到病房,工作量以几何级数增加,使我暂时忘记了急诊室的那些故事和那个人,接着就是外出进修,医院,偶尔跑去急诊室会诊,问起老丁,早已人去楼空,只有当年那辆出神入化的急诊推车还在,却已锈迹斑斑,零落破残了。

于是老丁就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

有医院另谋高就了,因为他在这里并不快活。

有人说老丁并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早已没有家了,因为家里人并不当他是家里人。

有人说老丁有个儿子,跟我差不多年纪,但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整日好吃懒做,沉溺于网游,饭来张口,挥霍无度,成为他人生中最大的痛苦和悔恨。

有人说老丁出身贫寒,倒插门做了别人的女婿,从此经营着没有爱情的婚姻和缺少尊重的家庭。

有人说老丁离开的时候,想找我道别,医院,手机又换了号码,所以没能联系上。

有人说……我已经听不下去了,因为无法自己。

——忘不了初到急诊室,面对如狼似虎的病人不知所措,老丁及时解围,向我传授急诊室攻略、接待病人的流程和捷径。

——忘不了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的急诊病人,被老丁分门别类,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甚至连骗取杜冷丁的吸毒犯都逃不开他的火眼金睛。

——忘不了和老丁联手抢救大出血患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入手术室,挽救了珍贵的生命,赢得了平凡的感谢。

——忘不了月黑之夜和老丁勇闯太平间,验明真尸,因为失去理智的家属认为他的孩子还活着。

——忘不了老丁讲述关于医和药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蛛丝马迹和来龙去脉,堪比福尔摩斯探案和亚森罗平缉凶。

——忘不了默默无闻的饭盒和丰富多彩的午餐。

——忘不了迎风伫立的背影和落落寡欢的眼神。

——忘不了……

(五)、

从到,时光飞逝如书本的翻页,有些人很快到了终页,有些人才刚刚开始扉页,乔布斯死了,盖茨还活着,连美国总统都换了好几轮了,但老丁依旧不知去向。

诚然,每个人都是在用生命和青春书写着人生,证明自己曾经那样认真地活过,也许精彩,或者跌宕。有些书本公布于众,惊起千层浪,感动芸芸生,但绝大多数的书本都尘封淹没在岁月的浩渺中,如石沉大海,真相永不白。

老丁这本书虽然不厚,却足够让我阅读一辈子,感悟这一生。当我穿越小巷弄堂,不经意间看到街旁小店的柜台上放置着尖庄糟烧和红星二锅头,总会驻足凝思,扪心自问:

老丁,你在别处还好么,天气又转冷了,想不想和我来干一碗?

老丁,或许你做梦也不会想到,医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场管理得用6S,规范流程那叫JCI,挂号收费成了智能化,病人转诊走的是医联体通道,就连你最熟悉的急诊室,也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刚刚在前两个月,急诊科重新调整布局,除了原有的抢救室、急诊病房、急诊留观室和急诊内外儿科,这一次升级的重头戏是:开始运行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EICU设9张床位,配置有集成吊塔设备、中央监护系统、呼吸机、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心肺复苏仪等先进设备,总之都是很厉害的东西。

除了硬件,人力素质也是全面升级,重组的精英团队可以为各种严重创伤、急性中毒、溺水窒息、心肌梗塞、呼吸骤停……等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更加有力的生存保障。

而且,EICU内实行无家属陪护制度,医护人员会对危重患者实行24小时连续监护和护理治疗,就算是暂时找不到亲人的无名氏患者,也可以放心地在里面转危为安。

医院急诊科,愿为每一次人生意外安全护航,不舍昼夜。

救命如救火,关键时刻,决不能选错!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f/7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