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天气渐凉,此时日照时间渐短,人体缺乏能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再加上运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悄然袭来,让人猝不及防。
骨质疏松症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临床上骨质疏松症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以骨质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临床症状为疼痛,腰背四肢伸长缩短,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障碍;部分患者出现肌肉疼痛。另一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是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原因所致的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多发于60岁以上老人中,发病率约为60%,且女性远超过男性。但是,骨质疏松症是可预防的,只要对危险人群进行必要的预防就能避免骨质疏松症。
秋冬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食物有沙丁鱼、鱼肝油等。在日常饮食中,牛奶、乳酪、酸奶等奶制品以及豆腐、江鱼仔、瘦肉、虾皮、骨头汤等都含有丰富的钙质。蔬菜中的苋菜、花椰菜、芹菜、紫菜等也含有较多的钙。建议每天喝一袋牛奶(~ml),进食豆类制品2两,碳水化合物5~8两,蔬菜水果1斤。
多去户外晒晒太阳,活动一下肌体。上午6—9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黄金时段:上午9—10时,下午4—7时,阳光中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阳光荷尔蒙”维生素D的好时间。晒太阳要尽量让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不能隔着玻璃。中医认为,晒太阳后一定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C,这样做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防止晒斑。
另外,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心情愉悦也能预防骨质疏松症。
治疗骨质疏松常用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西药按其对骨代谢生长的作用特点可分为三大类:(一)促进骨钙形成药物,主要有钙制剂及维生素D类药物。
1.碳酸钙,每1g含元素钙mg,在胃内经胃酸(主要是盐酸)作用转变为可溶性钙盐,才能吸收。如果胃酸不足,可导致钙吸收不理想,而老年人中多数胃酸分泌不足,因此,本品在老年人中的生物利用度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枸橼酸钙,每1g含元素钙mg,在正常志愿者和无酸症者中,本品的吸收均优于碳酸钙,可适用于老年患者。研究还表明,试用本品后尿中草酸钙结晶和肾结石的形成减少。
3.乳酸钙,每1g含元素钙mg,水溶性较好,但钙含量较低,需要服用多片,便捷性较差。
4.葡萄糖酸钙,每1g含元素钙90mg,水溶性较好,但钙含量低,服用量大。
5.活性钙,多数经高温处理,活性成分水溶液呈较强的碱性,对机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6.含微量元素的钙制剂。微量元素对骨的矿化和代谢具有一定的作用,已有许多种类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非处方药面市,其钙含量各有差异,应有针对性地选用。
7.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主要有维生素D2、维生素D3、骨化二醇、骨化三醇、双氢速甾醇,本类药物可促进钙的吸收,并可协同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的作用,使旧骨释放磷酸钙,提高血钙、血磷浓度,促进骨钙化和骨细胞功能。由于维生素D在体内容易蓄积,容易发生维生素D中毒,表现为高钙血症、高尿钙,甚至脏器结石,因此服用此类药物应严格指征,需要定期测量尿钙。
8.注射用的氯化钙、葡萄酸钙注射液。此类药品主要用于低钙血症,基本不用作长期的钙补充药。长期大剂量应用任何钙剂都有可能引起高钙血症,尤其是同服维生素D制剂。本类药物多用作骨质疏松的预防,对于因雌激素不足引起的骨质疏松于事无补,不单独用作治疗,但是骨质疏松的基础治疗,故多与其它类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二)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本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钙的流失,减少钙的排泄等,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瞵酸盐和噻嗪类药物等。常用雌激素有雌二醇、雌二醇甲酯、炔雌醇等以及复方制剂如结合雌激素(妊马雌酮,Premarin)、共轭雌激素/甲羟孕酮(Prempro、Premphase)、乙炔诺酮/炔雌醇(FemHRT)等。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结合雌激素,其一般最低有效剂量为每日0.mg,生理绝经者最好定期补充孕激素。
研究表明,噻嗪类药物可使尿钙排出减少,服用噻嗪类利尿剂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其骨矿质含量比未服用的或者血压正常人的高。此外,服用噻嗪类降压药6年以上的患者髋骨骨折的发生率降低一半。骨质疏松患者如果需要利尿剂以选用噻嗪类为宜。
(三)促进骨细胞形成的药物
本类药物不仅抑制骨的吸收,更可刺激骨的形成,对骨钙代谢和骨蛋白质的代谢均有作用,主要有氟化物、硝酸镓、甲状旁腺激素、细胞调控因子。
治疗骨质疏松的中成药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骨痹”范畴,认为其发病机理为肾虚及脾虚,故针对病机而采用“补肾壮骨、益气健脾”的治疗法则。
近年来,中药对骨质疏松治疗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是中成药,因为服用方便,疗效稳定,副作用少,而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喜爱。
第一类,有补肾作用,同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成药有骨疏康胶囊、强骨胶囊等。
骨疏康胶囊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活血壮骨。主治肾虚兼气血不足所致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神疲、目眩、舌质偏红或淡,脉平或濡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疗程6个月。
不良反应:个别病人出现上腹部不适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虚者、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发热病人暂停使用。
强骨胶囊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止痛。用于肾阳虚所致的骨痿,症见骨脆易折、腰背或四肢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或抽筋、下肢无力、夜尿频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饭后用温开水送服。一次1粒,一日3次,三个月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偶见口干、便秘,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目前尚无预防用本品的经验。
5.儿童、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服用4周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7.过敏体质者慎用。
第二类,治疗骨质疏松症属肝肾不足类的中成药有骨康胶囊、骨力胶囊、护骨胶囊、骨康胶囊、地仲强骨胶囊、仙灵骨葆胶囊、金乌骨通胶囊等。
骨康胶囊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通络止痛。用于骨折、股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属肝肾不足、经络瘀阻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骨力胶囊
功能主治:强筋骨,祛风湿,活血化瘀,通络定痛。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及骨质疏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禁忌:儿童、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忌寒凉及油腻食物。
2.本品宜饭后服用。
3.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其它泻火及滋补性中药。
4.热痹者不适用,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如灼,痛处发热,疼痛窜痛无定处,口干唇燥。
5.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7.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护骨胶囊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用于中老年人肾精亏虚证的所出现的腰脊疼痛,酸软无力,不能持重,下肢痿弱,步履艰难,或足跟痛,面色淡黯,发脱、性欲减退,头晕耳鸣,舌淡红或红,苔薄或薄白,脉细或沉弱或沉细或弦细,两尺尤甚,或骨质疏松患者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一日三次。饭后30分钟服用,三个月为一个疗程。
不良反应:用药后少许患者可出现恶心、腹泻、便秘、皮疹、瘙痒等不适,另在临床研究中有个别患者用药后肝肾功能轻度异常,是否与服用本品有关尚不确定。
地仲强骨胶囊
功能主治:益肾壮骨,补血益精。用于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酸痛,足膝酸软,乏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粒,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时不宜服用。
3.孕妇慎用。
4.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仙灵骨葆胶囊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用于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症,骨折,骨关节炎,骨无菌性坏死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4~6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重症感冒期间不宜服用。
金乌骨通胶囊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痹,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引起的腰腿酸痛、肢体麻木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总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冬季要积极科学预防并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
内容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