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醒来后无法呼吸?今天,我们从医学专业角度查找一下答案。
古人云:“人活一口气”。这句话应用最多的是人们用来自励、励人的口头禅。而在医学上,人靠气血的运行而活着,人如果没有了气,生命也就从此结束。如果无法呼吸,人的本能反应是“窒息感”、“濒死感”!可见,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是相当可怕的。
那么,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吗?
从理论上讲,这是完全可以发生的。但其实,这也是麻醉医生在一台手术中积极避免的情况之一。其相当于是,麻醉医生防范“术中知晓”这一并发症的延伸。虽然在目前的相关指南、文献及教材中未对此种情况进行共识性的防范,但有经验的麻醉医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里引入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名词——术中知晓,什么是“术中知晓”呢?
术中知晓,就是在手术全麻过程中病人有了意思。简单的说,就是明明应该无意识的手术状态却有了意识,知道自己正在手术中。可怕的是,可听见周边环境的声音,但是无法控制肢体的任何运动,包括例如睁眼、咳嗽。同时,可能会感知到手术刀切割的疼痛。
所以,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发生的。但是,由于医学是实践科学,我们一直走在努力将危险、并发症降低为“零”的路上。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监测意识的高级设备应用于手术中,然而有限的样本量和有限的研究仍不能完全将这一并发症降低为“零”。麻醉医生能做的是,在镇静遗忘、镇痛和肌肉松弛三者平衡中寻找一个合适的点,最大可能降低术中知晓发生率。
为什么说“麻醉后醒来的一刻无法呼吸”是“术中知晓”这一并发症的延伸呢?
因为它们的本质及表现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发生的时机不同:一个是正在手术中;一个是手术即将或者已经结束时。
而令人欣慰的是,虽然监测意识的设备在术中应用并不能完全避免术中知晓,但是其在意识变化中的动态数值显示却是非常有意义。通过显示意识变化的数值或者曲线,麻醉医生可以更早一步的发现意识变化的趋向。
所以,有经验的麻醉意识+先进设备的配合应该能够完全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附加一些经验,给麻醉医生一些借鉴。
1.筒箭毒的发现,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出现,使手术病人避免了因使用大剂量的镇痛、镇静剂而导致的一系列术后并发症和药物影响。然而,也正是现代麻醉讲的“镇静遗忘、镇痛和肌肉松弛三者平衡”的概念出现,术中知晓率直线上升。因现代医学有了更先进的设备和更加安全短效的麻醉药品,建议麻醉过程中,可以将重心偏向与镇静镇痛。
2.麻醉前、麻醉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3.手术中,确保泵注麻醉药品的静脉通路或者呼吸管道是否通畅、无泄漏。
4.精确掌握每种药物的作用时间。
5.如无禁忌症,尽可能足量应用遗忘作用药物。
6积极增加术中监测设备的添置。
7.一旦疑似出现意识意外恢复,立即大剂量应用遗忘作用药物。
8.一旦确认出现无法补救的意识意外恢复,尽早进行心理治疗。
本文由麻醉MedicalGroup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