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是他们的镇静剂

作者:高雪

年6月1日儿童节,医院救护车接回了一个年近九旬的老小孩,送到我们综合内科治疗。老人患有大面积脑梗塞,昏睡、意识不清、完全失语,还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肺炎,医生下了口头病危。

我们立即为老人铺好气垫床,检查身上是否有褥疮,安顿好老人后,又根据医嘱对老人进行专项护理:留置导尿、下鼻饲管、吸氧。

因为这些管路毕竟是身体上多余的东西,会给老人带来不适,我们每隔一小时巡视一次,看看老人的情况,为她翻身扣背,每天轮流的去安抚她。但就是这样老人还是闯了两次“祸”。

第一次是入院第三天夜里,护士巡视的时候发现鼻饲管被拔掉,家属说发现她拔阻止已经来不及了。鼻饲管是直接下到胃里的,能自己拔管,说明老人恢复了意识,有了力气。不喜欢这个管子自己拔掉,再下一定要有难度。

果然,第二天下管的时候,老人耍起了“大牌”。因为下管得需要她配合吞咽,才能将管顺利下到胃里,否则很容易下到气管引起呛咳。但老人却很抵抗,直摆头,根本就不吞咽,护士忙的满头大汗还是没成功。后来护士就开始和她聊天,哄她,最后老人终于妥协。

两个护士平时几分钟就搞定的一项操作,这次却用了半个小时。安抚好老人,护士叮嘱家属一定要看住。

谁知过了两天,老人又“故伎”重演,家属发现时已经拔完了。不得不佩服老人的机智,专门在夜里家属睡着的时候“下手”。家属也觉得给我们带来麻烦很不好意思。可我们担心的是重新下管老人又要和我们抗衡,影响老人情绪,不过这次我们直接采取“攻心战术”,完成还算顺利。

第六天,老人状态明显好转,昏睡减少,家属可能也倍加细心,老人再也没“闯祸”。每次看到忙碌的我们,家属都笑着说:“你们这帮护士真好,特别有责任心。”

别看家属夸我们,最初几天我们可不受老人待见了,总觉得我们一去就是给她插管,所以只要我们一碰她,她就会用手反抗,还用眼睛瞪我们,每次打针或做口腔护理等处置时我们就像哄小孩一样哄她,跟她握握手,逗她笑一笑,争取她的配合。渐渐地,老人会用眼神回复我们,有时也会给我们一个微笑,虽然她还不能开口说话,但她每一次开心的表情都是对我们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目前,老人病情逐渐在恢复,已经拔掉了她痛恨的鼻饲管,可以自己进食,也可以用少量的语言跟我们进行沟通。看到老人的好转,我们都觉得不枉费当初没日没夜的护理。我们的耐心和责任心让家属非常感动,还写了表扬信送给我们。

现在我们都喜欢这个“不省心”的老小孩,喜欢她高兴时候的笑,喜欢她生气时的推人。每次路过她的病房,我们都要进去逗逗她。

一顶燕尾帽

一身白大衣

经常脚步匆匆

永远笑容暖暖

这就是我们——白衣天使

我们用双手搀扶每一个病体走过生命的沼泽;我们最温暖、最甜美的笑容抚慰着每一个伤痛的心灵,带给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

我们不需要华丽的赞美;不需要昂贵的礼物,只要看到病人康复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长按上图出现“识别图中







































白斑风
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ys/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