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大便性状:
1、有较多未消化食物颗粒(奶瓣)--消化不良
2、性状没问题,但量多--吸收不良
3、含脓血--细菌感染
4、发热伴水样大便、蛋花样大便--病毒性肠胃炎
5、排便费劲,排气多,大便稀--乳糖不耐受
6、大便干结、硬或是颗粒状--便秘
7、大便绿色--胆汁为绿色,肠道蠕动过快时,胆汁未来得及转化为黄色/
宝宝处于饥饿状态时也会出现稀且量少的绿便/
进食过多,消化不充分,肠胃受损
8、泡沫便--糖代谢不完全,吃了较多前奶或奶粉太甜
(图片过于重口味,省略。。。)
治疗和预防消化问题:
便秘--益生菌+纤维素
腹泻--益生菌+乳糖酶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用抗生素,但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大便有脓血考虑是细菌感染)
消化不良--益生菌
轮状病毒肠胃炎是病毒性肠胃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通过粪口传播,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从潜伏期到腹泻停止,均有传染性。一般发生在秋冬季,所以又叫“秋季腹泻”。
粪-口传播,打个比方,小朋友A已经感染了轮状病毒,腹泻已经停止,无意识的摸了摸肛门周围或是觉得肛门痒顺手抠抠(在这里顺便再提一句:不要给宝宝穿开裆裤),没洗手,又碰了一下某个玩具,然后小朋友B过来玩这个玩具,也没洗手就直接拿东西吃了,就这样被传染到了病毒;类似的还有携带病毒的大人上完厕所没洗手就给宝宝拿玩具,偏偏宝宝抓起玩具就开始咬。
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6个月~2岁的婴幼儿,以9~12月龄发病率最高,潜伏期1~3天,起病突然,大多数都是先吐后泻,同时伴有发热。每天拉稀十到数十次不等,大便多为白色米汤样,或呈黄绿色蛋花样,有恶臭,不含血或粘液,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中毒。
怎样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2、饭前便后勤洗手,奶瓶餐具要消毒。
3、不要接触腹泻病人
4、服用轮状病毒疫苗(但是目前并没有十分理想的疫苗,有妈妈表示疫苗没有效果,宝宝仍然感染了病毒,轮状病毒有很多种,疫苗只能覆盖60%~70%,这就是一些宝宝服用了疫苗仍然感染病毒的原因)
怎样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5~7天。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
1、呕吐--减少呕吐次数,呕吐较严重时用止吐剂及镇静剂。
2、诱导排便--需要排出肠胃内毒素,不要用止泻药。
3、口服或静脉补液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如补液盐/米汤/苹果汁/不含汽可乐。(4小时未排尿需就诊)
4、服用益生菌。
5、严重腹泻会导致肠道乳糖酶大量丢失,引发乳糖不耐受,此时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暂停乳类及双糖类食物,改用无乳糖奶粉(一般又叫腹泻奶粉);第二种针对母乳宝宝,建议继续母乳,母乳中有90%左右都有抵抗轮状病毒的抗体,母乳同时服用外源性乳糖酶,腹泻消失后继续服用几日。
:
1、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会传染,腹泻停止以后仍有一段时间具有传染性,所以不要让宝宝去幼儿园或者其他有小宝宝的地方。
2、千万不要用抗生素!前面提到了,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非但不能治愈此病,还可能会让宝宝病情加重,因为抗生素会把肠道内的益生菌杀死,失去制约的耐药细菌趁机疯狂繁殖,导致二重感染,加重腹泻。
3、千万不要滥用止泻药!腹泻能将体内的病毒和病毒感染产生的毒素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伤害。肠道菌群失衡会导致腹泻,腹泻又会加重肠道菌群失衡的情况,这时候需要补充益生菌对肠道进行微生态调节。(如果腹泻频繁,并且出现脱水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宝宝年龄段的止泻药)
4、千万不要给宝宝禁食禁水!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没有什么特效药,重点就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5、腹泻和其他肠道不适都会导致宝宝小肠粘膜受损,影响乳糖酶分泌,会引起乳糖不耐受,导致的结果是只要接触乳糖就会加重腹泻,所以腹泻宝宝也需要补充乳糖酶,避免腹泻恶性循环。
6、9月~3月最有可能感染病毒,但是其他季节也可能感染,宝宝腹医院化验,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才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白癜风中医典方白癜风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