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常见的泻下剂
泻下剂是以大黄、芒硝、火麻仁、芫花、甘遂、大戟、牵牛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利大便、泻下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及攻补兼施五类。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少尿、无尿、胸水、腹水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幽门梗阻、胸腔积液、腹水等见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1)泻下剂作用峻猛,大都易于耗损胃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2)老年体虚,新产血亏,病后津伤,以及亡血家等,应攻补兼施,虚实兼顾。
寒下剂
适用于里热与积滞互结之实证。
临床表现症见大便秘结、腹部或满或胀或痛,甚或潮热、苔黄、脉实等。
药物举例复方芦荟胶囊、三黄片
温下剂
适用于因寒成结之里实证。
临床表现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脉沉紧等。
药物举例苁蓉通便口服液
润下剂
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
临床表现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实
药物举例麻仁润肠丸通便灵胶囊
逐水剂
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
临床表现症见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实有力等。
药物举例舟车丸
攻补兼施剂
适用于里实正虚而大便秘结证。
临床表现症见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兼气血阴津不足为主要表现。
药物举例芪蓉润肠口服液
药店培训就找齐晓辉
超十万人次的专场销售培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