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ICU危重症患者往往口不能言、手不能动,但可能仍然保留对外界的感觉、记忆和意识。ICU里面彻夜灯光长明、各种有创检查、各种插管、冰冷的仪器声音、报警声音以及隔壁床需要抢救时的紧张气息都可以影响到他们,他们“恐惧与无助”。镇静和镇痛是保护危重患者的安全且重要手段。ICU患者理想的镇静水平,是既能保证患者安静入睡又容易被唤醒,也就是要“适度”,过浅过深的镇静程度都是不利的。
ICU常用镇静药
理想的镇静药应有以下几个特点:剂量-效应可预测;半衰期短,无蓄积,停药后能迅速恢复;对呼吸循环抑制小;代谢方式不依赖肝肾功能;物美价廉。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天底下暂时还没有这么好的事情,所以,目前尚无药物能完全符合以上所有标准。
虽然没有完美的镇静药,但我们有比较好的、拿得出手的苯二氮卓类和丙泊酚。苯二氮卓类作用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用要上要按个体化原则进行调整。最常用的苯二氮卓类是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劳拉西泮(氯羟安定)和地西泮(安定)三种药物。而丙泊酚特点是起效也很快,作用时间更短,撤药后可迅速清醒。
ICU常用镇静药
药物
特点
用法
不良反应
咪达唑仑
短效,静注2.5min起效,5-10min达峰值,持续30-min
负荷剂量:0.03mg/kg
维持剂量:0.04-0.2mg/kg/h
有可能发生呼吸抑制
劳拉西泮
中效,起效较慢,持续时间长,个体差异巨大
间断用药:0.02-0.06mg/kg,q2-6h;持续用药:0.01-0.1mg/kg/h
溶剂相关性酸中毒和肾衰(大剂量时)
地西泮
长效,静注2-3min起效,3-5min达峰值,半衰期20-40h
间断用药:0.03-0.1mg/kg,q0.5-6h
剂量大时引起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
丙泊酚
最常用,起效快,
负荷剂量:1-3mg/kg
维持剂量:0.5-4mg/kg/h
咪达唑仑:是苯二氮卓类中水溶性最强的药物,作用强度是地西泮的2-3倍,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清醒相对较快,适用于急性躁动者。但如果静注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可造成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应注意。ICU用来镇静时,可以先用负荷剂量(比如静脉注射2-5mg),然后泵注维持(比如咪达唑仑40mg+生理盐水40ml,泵注速度可以从2ml/h开始,酌情调整),如果仅仅是段时间镇静(比如术后烦躁病人),则单剂量静注便可,无需泵注维持。
劳拉西泮:水溶性较低,效能是咪达唑仑的4-7倍,由于脂溶性不高,透过血脑屏障较慢,所以起效慢,而持续时间长,故不适用于急性躁动。劳拉西泮是ICU患者长期镇静治疗的首选药物。优点是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对呼吸无抑制作用。缺点是苏醒慢。
地西泮: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是最早应用的静脉用镇静药,为长效脂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大剂量时可引起一定的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地西泮单次给药起效较快,苏醒也较快,也可用于急性躁动患者的治疗。
丙泊酚:目前最常用的静脉镇静药物是丙泊酚,除了用于麻醉期间,也用于ICU的镇静。丙泊酚后苏醒很快,即使长时间输注丙泊酚仍可迅速清醒。但单词注射丙泊酚可出现暂时性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相关,尤其是心功能差的患者。值得指出的是,丙泊酚的溶剂为乳化脂肪,长期或大量使用可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
右美托咪定:是目前唯一兼具有良好镇静、镇痛作用的药物,是一种完全性中枢α2受体激动剂,有很强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可用于术后镇痛、镇静,而没有吗啡类的呼吸抑制方面的不良反应,半衰期短(2h),对短时间或长时间镇静均有较好效果,但价格昂贵,目前在ICU中尚未得到普遍使用。但它也不是完美的,持续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引起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等后果,应注意。
镇静药使用相关细节
地西泮、咪达唑仑能产生快速的镇静作用,能用于急性躁动的患者,但是对于还没有气管插管的患者而言,要谨慎使用,因为有呼吸抑制的危险。而如果患者已经有气管插管并且辅助通气治疗,那就大胆用吧。
镇静药物的给药方式应以持续静脉输注为主,首先应给予负荷剂量以尽快达到镇静目标(常用剂量如上表):
短期(小于3天)镇静,丙泊酚和咪达唑仑产生的临床镇静效果相似。而丙泊酚停药后清醒更快,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咪达唑仑,但未能缩短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劳拉西泮起效慢,清除时间长,容易发生过度镇静。所以,ICU患者短期镇静首选丙泊酚和咪达唑仑。
长期(大于3天)镇静,丙泊酚比咪达唑仑苏醒更快、拔管更早。
在诱导期,丙泊酚较容易出现低血压,而咪达唑仑容易发生呼吸抑制。
镇静后,记得应用评估工具经常评估镇静效果,调整用量,达到设定的镇静深度后,逐渐减量或每天停药一段时间,以此减少镇静时间的延长。可在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
常用的镇静评分表有Ramsy评分:
Ramsay评分
分数
状态
1
患者焦虑、躁动不安
2
患者配合,有定向力、安静
3
患者对指令有反应
4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
5
嗜睡,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
6
嗜睡,无任何反应
参考文献
[1]邱海波:ICU主治医师手册
[2]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