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免费订阅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大家都懂,但是有些药吃完后也不要开车,您知道吗?虽然吃药开车不属于交通违法行为,但吃了某些药物后会出现困倦、嗜睡、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时开车很容易酿成事故,这种情况就属于“药驾”。希望让身边开车的朋友都能了解,特别是长期服药人群!
“药驾”危险不逊酒驾!盘点属于“药驾”的药物种类1.抗组胺药物副作用:嗜睡、疲倦、眩晕,对驾驶能力的影响或超过饮酒。
抗组胺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比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也可用于镇咳、镇静催眠等。它们主要的副作用就是镇静、嗜睡、疲倦、乏力、眩晕、头痛、视力模糊等。
2.复方感冒药副作用:有抗组胺成分、嗜睡,以感冒药身份出现易被忽视。
人们服用复方感冒药后,也常会出现嗜睡的症状。这是因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是这些复方制剂中的常客,它们主要是用来镇咳、缓解流涕等症状。第一代抗组胺药单独作为抗过敏药使用早已经被第二代、第三代产品所取代,但是它们以感冒药的身份出现时,更为隐蔽,不容易引起注意,所以潜在更多风险。
3.镇咳药副作用:眩晕、眼花、视力模糊、感觉紊乱。
镇咳药通过抑制神经系统内的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它不可避免地也会对中枢神经有一定不良影响。
4.抗抑郁药副作用:疲倦、精神混乱、肌无力。
三环类抗抑郁药(比如多塞平、阿米替林、丙咪嗪、去甲替林等)对驾驶的影响主要包括视力模糊、疲倦、精神混乱、肌无力、直立性低血压等。
5.催眠镇静类药副作用:危害等同醉酒驾驶。
比如安定、艾司唑仑、氯硝西泮等安眠药。在体内半衰期较长的品种,即使在夜间用药,也有可能影响第二天的驾驶技能。作为安眠药使用时,其对驾驶的危害等同于醉酒驾驶。长期使用长半衰期品种,还有可能在体内蓄积。
6.抗癫痫类药物副作用:头晕、视力模糊,危害与醉酒相似。
如巴比妥类,其对精神和运动能力的不良影响与醉酒相似。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都可能引起头晕、视力模糊等。
7.止痛药副作用: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
如布洛芬服用后会偶见头晕、头昏、头痛,少数人还会出现视力下降和辨色困难;吲哚美辛服用后会导致视力模糊、耳鸣、色视等。有一些止痛药中可能会含有曲马多、羟考酮、可待因这类精神管制药品,更是需要警惕。
8.抗高血压药副作用: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
抗高血压药对驾驶的影响主要是来自于血压下降本身带来的眩晕、疲乏和无力。
9.降糖药副作用: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嗜睡。
用药过量引起的低血糖或用药不足引起的高血糖,都有可能引起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颤抖、头晕、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水平下降等。特别是胰岛素使用过量,造成的影响会更明显。
10.某些中药水剂、止咳糖浆副作用:服用后会被误判为酒驾。
比如"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部分止咳糖浆等,其中含有酒精成分,服用后驾车容易被误判酒驾。
如何杜绝“药驾”首先,看病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看是否让医生开一些不会影响驾驶的药物;
其次,一定要看药物说明书,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了解清楚;
再者,不可超剂量用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