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药中毒——乙醇中毒者应迅速催吐[不可使用阿扑吗啡(去水吗啡)

3.昏睡期 沉睡不醒、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呼吸浅表、口唇微紫、心跳加快,严重者出现陈—施呼吸、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甚至呼吸衰竭。

1.兴奋期 头昏,言语增多,自控力减弱或丧失,欣快感,面色潮红或苍白。

70%乙醇(酒精,al∞ho1)为广泛应用的防腐消毒剂,误服后易中毒。饮入的乙醇80%由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其余在胃内吸收。胃内有食物可延缓乙醇吸收。乙醇吸收入体内后,约95%在肝脏内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再由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最终变为二氧化碳和水,仅5%以原形由肺和肾排出体外。

2.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并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6,可加速乙醇在体内代谢。

临床表现

乙醇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口服乙醇的多少及个体的敏感性有关,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期:

毒理

小儿饮入中毒量乙醇后,一般不经兴奋期而很快昏睡,尚可出现惊厥、高热、休克和颅内压增高等症状。

2.共济失调期 表现为动作拙笨、步态蹒跚、语无伦次、言语含糊不清。

4.呼吸抑制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二甲弗林或洛贝林),并吸氧气。

急救处理

3.有烦躁不安、过度兴奋者可用小剂量地西泮,但禁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

1.中毒者应迅速催吐[不可使用阿扑吗啡(去水吗啡),因其可加重乙醇的抑制作用],并用1%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反复洗胃。

5.脑水肿者予以脱水剂治疗。

乙醇中毒量个体差异甚大,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纯乙醇250~500 ml。小儿耐受性较低,纯乙醇致死量婴儿6~10m1,儿童约为25 ml。

乙醇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起初作用于大脑皮质,表现为兴奋,导致皮质下中枢和小脑活动受累,继之出现皮质功能抑制现象,出现运动及精神失常,严重者出现昏睡甚至昏迷。深度中毒者延脑及脊髓功能也受抑制,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乙醇可抑制糖原异生,使肝糖原明显下降,中毒时可致低血糖。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by/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