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盛夏,作为养猪从业者,一方面要做好防暑降温,一方面要开始做好下半年生产安排。笔者近期走访猪场,发现多例霉菌毒素中毒的情况,尤其以保育猪霉菌毒素中毒较为明显,危害之重,令人叹惋。现整理如下,与君共勉。
年5月份,河北辛集一家庭猪场,保育猪开始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渐进性消瘦,严重者便血,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等症状。
一、病史调查
该场于年5月初开始保育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发病比例30%左右,对症治疗用药,效果不明显。自年5月9日开始陆续死猪,截止5月16日,以便血、猝死为主要表现的共7例;以不发生便血,但有神经症状(弓角反张、四肢痉挛、咬肌阵挛等)与呼吸困难的共3例,其中1例有血尿;共计死亡10例。
其中8例的大体剖检发现贫血、消瘦、黄疸、胃粘膜糜烂;多数回肠与结肠的出血,肾高度肿大、呈黑红色、质地脆弱;个别猪天然孔出血,但血液仍可凝固。心包积液,肺大面积充血,出血;腹腔积液,肠系膜出血。
经多名有关人多次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血痢、劳内氏结肠炎,甚至还怀疑炭疽。按其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并不断有新病例出现。
二、猪群检查
多数猪消瘦、贫血,严重者皮肤苍白,鼻镜灰白;不同程度的腹式呼吸,大面积咳嗽;个别猪有次鲜红的血便,3头猪排红褐色尿液;部分猪巩膜黄染,阴道粘膜黄染,外阴红肿;约有1/10的猪体温轻度升高,最高达40℃;多数猪精神沉郁,喂料时无食欲感;1例有呕吐、弓角反张、空嚼等精神症状;
三、大体病检
对第10例死亡病猪部分遗留脏器进行病检可见: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土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胆囊中度肿大,胆汁农稠,未见出血。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膀胱粘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遵从猪场老板意见,未做实验室诊断。
四、饲料检查
对现用的饲料开包检查有霉味(1周前产生的某三七比保育浓缩饲料);仓库的玉米外观完好,瓣开胚乳可见黑色霉变,约占玉米粒1/10,豆粕、麸皮等原料无可见霉变;每吨饲料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1kg。
五、诊断依据
1.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脑病)、肝肿大、变性。
2.有赭曲霉毒素与桔青霉毒素中毒症状:血尿或/和血红白尿、肾变性、肿大。
3.有单端孢霉毒素中毒症状:拒食、呕吐、肠炎、便血。
4.尽管饲料中每吨已添加1kg霉菌毒素吸附剂,事实证明剂量偏小,不足以吸附大部分毒素。
5.较长期慢性霉菌毒素中毒,必然导致免疫抑制,由此引发消化道大出血为特点的猝死型肠道传染病以及其它疾病应在情理之中。
六、防制措施
1.停用霉料与霉玉米,每吨饲料添加脱霉剂“霉毒清”g。
2.针对肠道感染,饲料中添加“辛舒康”g/t+“邦尔福”g/t+“硫粘利宁”g/t+“维多康”g/t,连续7天。
处理的第三天病情稳定,没有新发病例,但尚有两头,预后不良,后死亡;1周后全群采食恢复正常。
感想:养猪行业发展到今天,可以说猪病也在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而变的越来越复杂,同时,霉菌毒素在致病上的微量性多不为人们重视。误认,这么少的霉菌没什么关系,不会引起中毒,从而放松了对其中毒诊断的警惕性。
笔者从去年10月份在新玉米开始上市的时候就呼吁,一定要正视和重视霉菌毒素的危害。同时,在大家年后开始考虑影响猪价的诸多因素时,很少有人提到霉菌毒素的影响。笔者当时说我们一定要重视霉菌毒素所带来的大面积的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而今看来,就笔者亲身经历来看,几乎一语成谶。
最后,还是要呼吁大家:一定要选用好的原料,当下大宗原料不光行情微收,但霉菌毒素的含量还是令人心寒!对于过期变质的饲料,更是要弃之不用!同时,不可忽视脱霉剂的应用,(例如九鼎动保产品“霉毒清”),并且要合理坚持使用!如果以上两条不好满足,不妨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厂家,改用全价料。
邯郸九鼎,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鐧界櫆椋庤鎬庝箞娌?鍗′粙鑻楅闃蹭粈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