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症78例临床疗效观察王尚君王济良龙继发臧泽林
失眠症是指在具备良好睡眠条件,且无躯体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出现入睡困难、反复易病、早醒,并且每周多于3个晚上,连续1个月以上失眠,因睡眠的时间和质量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而出现白天功能异常的一组综合征。对于失眠症的治疗主要有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等。而非药物疗法涉及的领域多,范围广,临床应用起来比较困难,目前对于失眠的治疗临床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我们采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症,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年3月—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失眠症患者例,诊断符合美国精神科学会所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原发性失眠的诊断标准。患者主诉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起病至少1个月;睡眠紊乱引起苦恼或社会、职业等方面的障碍;睡眠紊乱排除由发作性睡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障碍所致;睡眠障碍排除由重性抑郁症、广泛焦急所致;睡眠障碍排除由各种身体疾病、酒精或药物的心理作用所致。病例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失眠由于全身性疾病,如疼痛、发热、咳嗽、手术等,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引起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不愿意合作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8例,男36例,女42例、19岁耀24岁9例、25耀44岁25例,15耀59岁22例,60岁耀65岁22例,病程:1耀6个月17例,6耀12个月29例,大于12个月32例。对照组72例,男34例,女38例,19岁耀24岁7例,25耀44岁23例,45耀59岁21例,60岁耀65岁21例,病程:1耀6个月15例,6耀12个月27例,大于12个月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每次2mg,每晚1次,服药时间为4周。治疗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3mg,每晚1次,服药时间为4周。3.观察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情况进行评定。由表中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其中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耀3分等级计分。累积各因子成分得分为匹兹堡睡眠质量表的总分。总分范围为0耀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各项目评分结果,见表1。两组治疗前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我们知道,睡眠可以促进体力和智力的恢复与发展、并与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以及记忆等机能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睡眠障碍患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的一种,越来越受到医疗卫生领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