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在一家外企做管理。在一次大裁员后,她的工作量骤增,感觉精神非常紧张。
王小姐越忙越乱,还出现腹泻腹疼症状,每日3-5次,严重发作期可达十数次。
王小姐服用治疗肠炎的药物,症状有所缓解,但一段时间后又复发了。
就这样反反复复将近一年,精神越来越差,体重严重下降,不能正常工作。
医院就诊,确诊其患的是肠易激综合征。经过一个周期的对症、抗焦虑及心理综合治疗,病情已明显好转。
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以及胀气型。
精神紧张压力大是元凶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中青年居多,18至30岁是高发病人群,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目前认为与工作和学习压力过大、生活节奏过快有关,其中一部分患者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症状。
其发病女性多于男性,白领、学生、干部高于工人、农民,城市患者明显多于农村。
患有肠易激综合征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
在治疗方面,解除紧张情绪、消除心理负担、增强信心非常重要。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加强锻炼,增进体质。
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过冷过热的饮食,避免腹部受凉,戒烟戒酒。
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
另外在药物治疗应对症处理为主,根据腹痛、腹胀和排便情况,可使用胃肠解痉药、止泻药、泻药,对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无明显改善者可使用抗抑郁药。
配合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建议白领阶层和学生要特别注意调整生活节奏,减轻学习和工作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以免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等消化不良症状。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胃肠疾病,一对一免费咨询,点击下方图片
▼胃肠健康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