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驾?
听着就怪吓人的,
平时光知道有酒驾啊!
可能泥萌还觉得,
只要本宝宝不吸毒,
毒驾怎么可能和我沾边呢?
真别不信,
这件你经常做的事,
还真可能让你受到毒驾的惩罚!
近日天气变冷,辽宁鞍山市民小孙感冒发烧,“感冒已两天了,今天稍微有点严重,正好今天有点事要出门,我吃了两片感冒药就出来了。”小孙说,由于发烧又吃了感冒药,出门时感觉有点眩晕。
当他开车等信号灯时,打了个瞌睡,直接追尾了前面的车。“当时也没挂空挡,直接前进挡,不知道啥时候我把刹车松了,就撞前面的车了。”小孙说起当时发生的事还有点蒙圈。
针对此事,鞍山市交管局表示,“开车不喝酒”已深入人心,但对于“药驾”的危害,大多数人却并不熟知。目前法规并没有“药驾”的明确界定,在实际执法中,若因“药驾”引发事故,其处罚一般参照“毒驾”。
额滴神呀,
就吃了两片感冒药,
咋就药驾了呢?
那药驾为啥和毒驾一个待遇哇!
听小编细细说来~
什么是药驾?
药驾(drugdriving)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
相关法规不健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服用抗感冒类药物、抗抑郁焦虑药物、镇定安眠类药物、降压降糖类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类药物等几类药物后不要开车上路。
可能小伙伴们也发现了,条款只说了“你不能这么做”,但是“做了有啥后果”,完全没有交代!
所以近年来,“吃药开车”一直难以有明确的处罚,交警往往只能给予善意提醒。在发生严重后果时,处罚“参考毒驾”。至于具体怎么处罚?小编查了一下“毒驾”的资料,惩罚措施为注销驾驶证,三年内不得申报,并强制戒毒,现实中“药驾”怎么执行真不太好说……
国外有调查显示,
交通事故原因调查当中,服药原因占到10%左右!
现在大多数车主对药驾都没啥概念,
出了事肯定老憋屈了!
其实也不是吃了啥药都不能开车,
下面这些才会造成“药驾”哦!
感冒药
在抗感冒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起效较快的扑尔敏,属于中西结合类型药物,会引起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不良反应,影响驾驶。
镇咳镇痛类药物
可待因会导致服用者产生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感;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中枢性镇咳药,会导致疲劳倦睡、丧失平衡感等,对驾车十分不利!
镇静安眠类药物
这类药一般都是抗抑郁、治疗失眠的,容易让人产生疲倦和嗜睡等后遗效应,并且可持续多日,停药后短时间内也不宜驾车哦!
抗生素
抗生素多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但是副作用较多,长期使用,会出现头痛、眩晕、耳鸣症状,感到周围物体发生旋转性或波浪性运动,致使平衡失调!所以小伙伴们,就算不驾车也尽量不要使用这种药物哦!降压药
在使用降压药初期,身体机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所以短期内也不适宜驾车;用药不当还会造成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降糖药
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保健品
这个大概是大家没想到的吧!保健品中的褪黑素(脑白金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对神经中枢有抑制作用,各国都规定驾车和机械操作者不可服用。在欧洲甚至不准作为保健品销售。
黑山广电∣全心为您服务
长按&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