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充沛地折腾了一天,爸爸妈妈终于熬到宝宝进入梦乡的“轻松一刻”,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但是,宝宝睡得好好的突然惊醒、手脚抽动,这是病了吗?为啥我家宝宝抱着才能睡、一放下就哭,难道我要一直抱着吗?宝宝夜奶一晚上几次才合适呢?宝宝睡多久、怎么睡合适呢?
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需要逐步培养的,有许多注意事项是爸妈们需要知道的。
宝宝每天要睡多少觉?★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婴儿,一昼夜所需的睡眠时间约为18-20小时,每天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可谓“吃饱了就睡”。
★2-3个月每天需睡16-18小时
★5-9个月需睡15-16小时
★满周岁时大概需睡14-15小时
★随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到2-3岁睡眠时间为12-13小时。
★4-5岁睡眠时间减少到11-12小时,逐渐接近成人。当然,其中会有个体差异。
宝宝睡觉,千万别做这些!抱着睡觉更安稳——大错特错!
这是老人带娃的通病!
有时候他们宁愿硬着头皮、顶着自己的老腰疼也要抱着宝睡觉,觉得这样睡觉才有安全感,才能睡得香。
但是宝宝在婴幼儿期,骨骼发育还没成熟,总是抱着宝宝睡觉让他的脊柱长时间处于弯曲状况,时间长了会有驼背的风险!
重点是,如果宝宝习惯了抱着睡,就会产生依赖心,你会发现很难放宝宝自己睡了。
西柚妈咪说:
小西柚前期就养成了这个坏习惯,一定要爷爷奶奶抱着哄入睡,睡得特别不安稳!各位一定要吸取教训,在前期就要训练宝宝独立入睡的习惯。
宝宝一有动静就拍拍——拍错了!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浅睡眠”的概念。
成人可以很快地从清醒状态直接进入深层睡眠,但是宝宝不行。婴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浅层睡眠,才会进入深层睡眠。
宝宝想要睡觉的时候,眼皮开始慢慢往下垂,在妈妈怀里打哈欠,最后眼睛完全闭上了,但是眼皮还在挑动,呼吸也不均匀,手和四肢还是弯曲的。偶尔还会抽动一下,或者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嘴巴还会做出吮吸动作。如果妈妈认为这个时候宝宝睡的香可以放到床上去,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个阶段婴儿还处在浅层睡眠状态,并没有熟睡,只要你一放下,他就会醒。
同样,如果宝贝还在浅睡眠时,大人就轻轻拍,反而打扰到宝宝自己接觉了。
西柚妈咪说:
有的妈妈说,孩子睡觉时总哼哼、还会冷不丁地“抽搐”,这都是浅睡眠时的表现。如果宝宝睡觉时有点动静了:动动手、动动脚、翻个身等情况时,咱们不妨观察会儿,看看宝宝是不是可以继续睡。这段时间真是他自主进入深度睡眠的时期,轻拍反而打扰和破坏他的睡眠规律,不利于生长发育哦。
宝宝睡足时间就够了——错错错!
有时候怕宝宝白天睡太久了,晚上不睡觉。到了时间会“残忍的”把宝宝吵起来。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婴幼儿在睡眠时期生长激素会比其他时间高3倍,但这不代表睡的时间够就行了。睡眠也分深浅的好吗?!只要深度睡眠才能保证精力充沛,宝宝的生长激素也仰仗深度睡眠。
西柚妈咪说:
如果宝宝睡眠时间够了深度睡眠较少,那么就会影响生长发育的。我家小西柚睡觉总是很浅,稍微有点声音就会醒来,爷爷奶奶把这段时间也算进睡眠时间里去,但实际上宝宝的睡眠时间并不足。
睡不够就会影响生长——还是错!
大人老认为孩子就是要睡睡睡才能长高高,老是压着宝宝多睡,最好睡上一整天,大人也省事儿多了。其实,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睡得多也不一定发育好哦(这种例子大家见多了吧),发育还与吃的东东和做的运动有关。
再举个例子吧:一般来说1~3个月宝宝平均睡眠在16h左右。但是如果宝宝生长发育正常,吃的好,精神好,消化功能也正常,但一天就睡个14h也是够了。但同时,粑粑麻麻要注意不要偏离标准太多了,如果宝宝睡太少了想一想是不是少补了维生素D了,或者去问问医生检查下宝宝生长发育状况吧。
打呼噜表示睡得香——谁说的?!
大人通常很累了睡觉就会打呼噜,大家往往都会觉得睡的香。但宝贝打呼多是由于扁桃体肥大或颅面结构发育畸形引起的气道阻塞性病变,非常容易造成宝宝呼吸暂停出现缺氧,对宝宝的大脑发育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痴呆的。
另外有研究表明,宝宝老是打呼还会影响生长激素的释放,造成胸廓负压大等隐患。如果宝宝老是打呼,或者出现张着嘴呼吸等现象,大人就要重视了!医院检查下。
宝宝睡大人中间更安全——别逗了!
最适合宝宝睡大觉的地方当然是婴儿床咯!很多大人怕宝宝睡觉跌落床底,为了安全起见就吧宝宝放中间。天哪~别逗了好吗?!你可知道这是将宝宝置于另一种致命危险中,宝宝很可能被睡着的大人压窒息的!就算你小心小心再小心,宝宝还是会吸入睡眠中爸妈呼出的气体,让宝宝缺氧的。
宝宝睡觉总醒原因1.焦虑情绪
6-18个月的宝宝在半夜醒来会因为孤独感而导致焦虑情绪出现。
解决做法:
若宝宝睡的宝宝床位于父母房内,那么妈妈可以将一盏小灯打开,用手轻轻地拍拍宝宝的身体,轻声对他说一些类似于“妈妈会一直在你的身边,宝宝安心地睡觉”的安慰话语,等到宝宝睡着之后,可以不再用手轻拍他的身体。当次日仍然出现此类情况的时候,妈妈们可以继续采取这样的安慰方式,但记得要慢慢减少对宝宝的轻拍行为,主要还是多采用语言的安慰,慢慢地可以不用语言,让宝宝自己再次安睡。
2.还想玩耍
一般1-2岁的宝宝睡觉总醒更可能是因为还想玩。宝宝半夜醒来后会出现哭闹行为,这就是宝宝在发出想要父母和自己玩耍的信号,但这会导致父母晚上无法正常休息。倘若父母没有理睬宝宝,继续睡觉的话,宝宝哭闹的行为会更加急切,甚至会用手扯父母的头发。
解决做法:
如果宝宝出现这样的行为,父母可以对宝宝先进行安抚,比如抱抱或者哄哄,之后再将其放在宝宝床上,用手轻轻地拍拍他的身体,哄他睡觉。如果安抚过后,宝宝仍处于哭闹的状态,此时父母可以无视宝宝的哭闹。需要让宝宝明白一点,夜里醒来后哭闹是无法获得什么的。父母持续采取此种处理办法后,宝宝夜晚哭闹的时间会有所减少,直至消失。可是很多父母都会不忍宝宝一直哭闹,坚持不下去,最终还是将宝宝宠了。
3.缺乏维生素
人们常认为缺钙是导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缺乏维生素D才是根本原因。母乳喂养的宝宝,若缺乏维生素D,很容易患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般来说,患有佝偻病的宝宝,在夜里极易出现睡觉总醒的情况。
解决做法:
如果宝宝在夜里睡觉总醒,儿童保健部门一般都推荐服用维生素D或钙剂。此外,维生素B1的缺乏也有可能导致宝宝夜里睡觉总醒,而维生素B1的缺乏则主要与宝宝摄入食物过于精细有关,妈妈可以适当给宝宝吃些粗粮。
4.肠痉挛
两到三个月的婴儿经常会因此而睡不好,宝宝大多会在傍晚时发出一阵哭闹,持续大概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宝宝在夜里会发生肠部的痉挛,而此时无论宝宝怎么哄也没有效果,还会伴有肠鸣和出现间歇性的放屁情况。但由肠痉挛导致的睡眠问题,并不会对宝宝的吃奶情况产生负面作用,体重增加情况也不会改变。
解决做法:
父母可以给宝宝吃安全剂量的镇静剂,应该事先咨询医生,以改善宝宝夜里睡觉总醒的情况。
宝宝的睡眠习惯,很多时候都是大人养成的。睡觉习惯也是需要长期养成的,“任重而道远”,各位妈咪要有信心,大家一起加油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