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
有这样一群天使,
他们不分日夜、不畏征途,
直面危险,
坚守在医疗岗位上,
只为守护“生命”二字。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
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信条,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原来这就是天使的样子。
年,
国际护士理事会为纪念南丁格尔
为护理事业作出的贡献,
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
「国际护士节」。
在护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来静下心来用心倾听,
关于他们的故事。
InternationalNursesDay
医院谢宇
谢宇是医院麻醉科的男护士。今年24岁,年入职,先后在ICU和麻醉科工作。
虽然谢宇是95后,但在工作中却相当老练。从手术前器械、仪器、药物的准备,到手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再到手术后把病人送出手术室,安置好病人,这些都是他的工作。
作为科室里为数不多的男护士,谢宇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女护士有什么不同,也并没有觉得不自在。他说,职业不分性别,任何人只要想做、努力做,就能把一份工作做好。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去做的。
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刻,谢宇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冲进疫情“深水区”。面对未知的战场、无情的病毒、陌生的工作环境,他没有迟疑也没有退缩,厚重的防护服和繁重的护理工作,对“入舱”的每个护理人员的体能和耐受性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6个小时不喝水、不去卫生间,9个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这是谢宇和同事们的日常。在“驰援武汉”的52天里,谢宇不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这对他个人来说,也绝对是工作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一段日子,谢宇说,他会铭记一辈子。在平时的工作中他需要时刻保持细心和严谨的态度,而且这份工作对护士的体力要求很高,作为一名男护士,在体能方面他占有优势,所以在工作中他会主动要求分担一些繁重的任务,也会尽自己的全力做好每一次的工作。他说,这不仅是对这份工作的负责,更是对患者生命的负责。他这样勇于承担、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同事们都看在眼里,所以在工作中,谢宇很受大家的欢迎。
这是谢宇正式度过的第4个护士节,他说“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条路还长着,他想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坚定地走下去。
医院周范兵
周范兵,今年34岁,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护理工作,目前担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长助理。
刚开始做这一行,周范兵还不像今天这般成熟稳重。对于ICU护士而言,学习过程是漫长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前几年都只能算新手阶段。”
为避免交叉感染,ICU不允许家属陪护。因此,病人的衣食起居均由护士帮助完成,所以这里的工作更为繁重。面对随时而来的危重病人,周范兵没有假期,有时上完白班还得加夜班。“抢救的过程比较急,动作必须要快,而且不能出错。”周范兵上班如上战场,时时刻刻在与死神博弈。
给患者翻身,男护士也是一马当先。周范兵告诉记者,因为有些病人在使用镇静剂后,全身瘫软,像喝醉了一样,给他们翻身非常耗费体力。“这份工作确实辛苦,但看到患者平安转回病房时,就会充满成就感。”周范兵说。
身为医护人员,不仅要照顾好病人,空闲的时间还要抽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周范兵说,ICU里有许多精密的仪器,任何一个仪器的说明书都能当一本教材来讲。而近几年设备更新换代很快,周范兵更是从未停止过学习。
这是周范兵参加工作后的第11个护士节,今年他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护士,这是对他常年坚守岗位最真切的肯定。周范兵接下来会继续努力,同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
医院弓鹰
弓鹰是医院五病区的一名护士长。年出生的她,医院工作11年了。
刚开始接触精神病患者,弓鹰也会有些害怕,但是时间长了,就能感受到这些患者也有他们可爱的一面,他们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次护士节,一位即将出院的病人将自己做的贺卡放在了病床上,还是护士们整理床铺的时候才发现的。
弓鹰负责的五病区是在疫情发生后成立的,主要负责新入院病人的隔离工作。这里的病人发病率高,病情也最不稳定。有一阵,病人特别多,护士们排班都排不过来。弓鹰作为护士长去顶班,恰巧遇上警察送了一名病人进来。在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的时候,病人突发冲动打了她一拳,整个脸都肿了。当时其他护士都很忙,没有办法接替弓鹰的工作。弓鹰只能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咬牙坚持,将工作完成,下班后,才去详细检查。病人患病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弓鹰也没有想过责怪他,那位病人清醒过后,也表示要向弓鹰道歉。
弓鹰对自己说:“不要害怕困难,困难会成就更好的你。”从曾经刚入行时对病人有点害怕的小姑娘,到如今可以在一个科室里独当一面,11年的工作,弓鹰成长了,也变得更加坚强。
融媒记者:孙婧逸、张楚、蔡晨昕
编辑:蔡晨昕
友情提醒:
张家港市民,进入公共场所,请按规定测量体温并出示“苏康码”,自觉佩戴口罩,不要聚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