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3名儿童因消毒剂送医最近高发,家长

微信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uikeyun.com/cms/news/437845.html

疫情防控关键阶段,

小编也要给各位家长提个醒。

一日内,连续3名孩子误服消毒剂

近期,想必每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84消毒剂、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消毒用品了。含氯消毒剂主要作用于物品表面,外环境的消毒,75%的酒精用于皮肤消毒。

2月9日,医院急诊室,一日内就连续接诊了3名将消毒剂当成饮料误服的孩子。将84消毒原液瓶误认成牛奶瓶

家长将外表与大桶的牛奶近似的84消毒剂原液放在洗手间,8岁的孩子没注意,竟然将其误当成牛奶服用。

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入空饮料瓶还有一名10岁的孩子,家长将次氯酸钠消毒水放在了空饮料瓶中,但没注意的是这款饮料是孩子喜欢喝的,而且没有做标识,导致孩子误服。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

这是一名相较前两名年纪较小的孩子,家长将75%酒精放入饮料瓶中,导致3岁孩子误以为是饮料服用。据接诊的徐磊、杨萍医生介绍:好在当时这3名孩子误服消毒剂的量不多,家长及时发现、送医,经过催吐等急诊处置后,目前这3名孩子情况稳定,均已出院。

不只是误食消毒剂,

此前记者在采访

医院儿科医生李超男介绍说,

在急诊还遇到过很多误食药品病例

↓↓↓

小M和小N,2岁,是一对人见人爱的双胞胎姐妹,一直以来由奶奶爷爷照顾。一天中午,饭后爷爷有事临时离开一会,顺手将降压药放到桌子上,奶奶在厨房刷碗的几分钟里,两个好奇的小家伙将爷爷的降压药分着吃了。结果,一个孩子永远离开了,一个孩子心肺复苏后脑损伤。

消毒剂、成人药品都很危险!

儿童常见误服的消毒液包括火碱、硫酸、过氧乙酸、来苏儿、84消毒液等等。这些消毒液多为酸(碱)性化学制剂,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误服原液可致口、咽、食道黏膜损伤,误服大量可引起胃、肠穿孔,后期出现食道瘢痕,造成食道狭窄,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

医大二院药学部药师王进告诉记者,家长日常服用的药物(如降糖药、降压药等),如储藏或监管不当,极易被孩子误食。儿童的肝、肾功能等身体代谢机能发育不够完全,误食成人用药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一些维生素类药物比如维生素AD滴剂,有些孩子可能会特别喜欢这种味道,会自己超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医院也有过类似病例。

那么,

误食药物后,孩子有什么反应呢?

又如何判断孩子误食了药物?

???

如何判断孩子误食药物

随时随地昏昏欲睡,如宝宝误服安眠药或含有镇静剂的降压药,会表现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状态,家长们遇到此事,要立即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宝宝动过。

嘴里有异味,当宝宝出现异常症状时,妈妈们可以凑近宝宝的小嘴,闻闻看有没有怪异的味道,很多药品都有独特的化学气味,会残留在宝宝口腔中,妈妈们可以此作为判断的一个依据。

嘴里有异物残留,有的时候,宝宝会误以为药品是糖果误食,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采用把药品嚼碎或者融化的方式误服,那么就会在嘴唇上或者舌头上留下药品残渣,妈妈们一旦发现宝宝嘴上有奇怪的物品残渣,就要立刻警觉起来。

舌头有灼伤的痕迹,有时宝宝误食的药品是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就会灼伤舌头甚至嘴唇,但因为害怕被责骂所以忍痛不敢出声。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医院救治。

有医生表示

这样的情况

多是发生在3岁大的孩子身上

那在这种情况下,

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收藏好药物防患于未然

1.物品妥善保管,随手归位确保安全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行动能力的增强,宝宝们探索世界的意愿明显提高,这个时候正是爬高上低,乱吃乱翻的时候,因此各位家长一定把家里的危险品放置在妥当的位置,尽量放在孩子够不着的高处,物品一定封好,让孩子不能轻易打开,并养成随手归位的习惯,确保孩子安全。

2.行为要注意

孩子的健康离不开家长的看护,家长一定看管好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不单独留孩子自己在家中或房中。另外幼儿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平日里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

3.及早教育孩子

要及早教育孩子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并进行多方面安全教育,让孩子有安全意识。

最后医生强调,

一旦发现幼儿误服药物,

应尽量催吐并立即就医。

就医时应带着孩子误服药品的包装。

小编还是要提醒大家,

孩子安全无小事,

别因自己的一时疏忽,

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赶紧ZHUAN发提醒身边的人!

来源:河北青年报

更多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zd/13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