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言玮,来源:为了家人学点医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再过几天就能迎来本年度最后一个长假了。满满的期待啊,大家是否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已高飞了呢。是啊是啊,心里已经默默地自high很久了。
我要徒步、登山、滑雪,
我要拥抱广阔的大地、
壮美的草原、
蓝天和白云,
还有那
漫山遍野的格桑花,
我要……
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我们,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适应高海拔的环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高原病的发病几率。
好好的一个旅行计划,要是高原病出来捣乱,那还真是大煞风景。但是,鱼和熊掌兼得的方法还是有滴~高原病虽可怕,但只要早期预防,早期识别,早期干预还是可以让你既拥有完美的旅行,又能搞定高原病这位"搞事君"。
所以,今天赵医生就带大家先来认识一下这个爱搅局的"搞事君"吧。
人们一般将海拔m以上的地区称之为高原,然而高原病在海拔m以上就有发生的可能。很遗憾的告诉你,无论你多么体格强壮、多么年轻、环境适应能力多么强都没有对抗高原病的能力。既往有高原病、心肺疾病史,适应高原环境前进行剧烈运动,海拔上升过快、过高,饮酒,服用镇静剂、安眠药等均可增加高原病发生的几率。
什么是高原病呢?高原病就是从低海拔地区到高原地区或在高海拔地区进一步攀升后发生的一系列肺脑综合征,其包括急性高山病、高原性脑水肿和高原性肺水肿。前者较常见,后两者相对少见,但更加严重甚至致命,需要及时送医。
急性高山病常表现为类似宿醉的症状,通常为头痛,伴或不伴头晕、头胀、乏力、胃纳差、严重可出现恶心和呕吐,同时还会伴有失眠、频繁觉醒等睡眠紊乱症状,增加活动则会出现呼吸急促。通常在到达高原6-12小时内发生,也可能在1小时内或者24小时后发生。到达高原第一晚症状最严重,休息或间断吸氧后一般能在1-2天内缓解,在同一海拔高度不会复发。若1-2天后症状不能缓解,有加重趋势,须就近送医,并转移至较低海拔地区。
高原性脑水肿常表现为行走不稳、严重乏力,头痛伴有呕吐,甚至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和意识水平的下降,如易激惹、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嗜睡和昏迷。通常在到达高原1-3天内发生。一旦出现症状应吸氧,避免继续登高,减少活动,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剂、安眠药等,如症状不缓解立即送医救治,并转移至较低海拔地区。
高原性肺水肿常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无法活动或继续登高。通常在到达高原2-4天内发生,是高原病中致命性最高的一种。一旦发现须立即转移至低海拔地区,在等待转移期间及时送医救治。
那高原病可以预防吗?当然可以,只要我们在前去高海拔地区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还是能够将这位搞事者拒之门外的。具体方法如下:
1)如有心肺疾病或者曾经患过高原病的人,去高海拔地区前需咨询医生,必要时遵医嘱预防用药。
2)尽量放缓行程,根据自身身体状况从低海拔地区至高海拔地区缓慢攀升逐渐适应环境。
3)到达高原地区最初几日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一切活动强度和速度均要低于平日水平。
4)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剂、安眠药。
5)避免着凉、过度疲劳,呼吸道感染。
6)条件允许可白天前往高海拔地区,晚上回到低海拔地区住宿。
相信大家对高原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再来谈谈,到了高原怎么吃才能降低高原病的发生率。
敬请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医学硕士
医院主诊医师
医院急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赵言玮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文章)
所有的疾病疑问,这里都有答案。更多可以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