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
医院感染应知应会内容汇编
三十七、呼吸机相关肺炎最主要的防控措施有哪些?(考核对象:使用呼吸机的科室医生和护士)
若无禁忌证,患者床头应抬高30°~40°。每日4-6小时一次氯己定口腔卫生。经口气管插管优于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套囊应保持在25~30cmH2O。每日停用或减量镇静剂1次,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
三十八、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最主要的防控措施有哪些?(考核对象:使用中央导管的科室医生和护士)
置管和导管维护人员应经过培训。置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透析导管例外。置管部位至少消毒3遍,每遍均要待其自然干燥。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拔除导管。
三十九、手术部位感染最主要的防控措施有哪些?(考核对象:手术科室医生和护士)
猫(CATS)可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C-clippers剪刀。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时,可剪毛,且应在进入手术室前即刻进行,避免使用刀片备皮。
A-antibiotics抗菌药物。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预防用药指征时,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一代头孢选择头孢唑琳,二代头孢选头孢呋辛。首次用药应在切开皮肤或黏膜前0.5~1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若手术时间≥3h而抗菌药物为短效者,或失血量≥ml,术中应追加一剂;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h)的清洁手术,若有预防用药指征,术前使用一剂即可。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感染手术属治疗用药范畴,用药时间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T-temperature体温。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S-sugar糖。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术后第一天(即手术当日)和第二天空腹血糖应≤10mmol/L。
四十、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最主要的防控措施有哪些?(考核对象:使用导尿管的科室医生和护士)
插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保持导尿系统的通畅和密闭;导尿袋不要接触污染物品,放尿前应做手卫生。每日评估是否可以拔除导管。
四十一、如何预防皮肤软组织感染?(考核对象:有重症卧床患者的科室医生和护士)
保持皮肤完整性。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若皮肤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
?
四十二、安全注射制度之单剂量药物使用要求(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避免污染无菌注射器械。
2、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所有注射必须在清洁区域准备。
3、在清洁区域用于抽吸药物的针头必须丢入锐器盒。
4、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不得重复使用于其他患者或暂存用于其他患者的药物或溶液抽吸的通路。
5、尽可能使用单剂量药物。
6、单剂量药物不得用于多位患者。
7、不得将没有使用完的单剂量药物收集在一起下次使用。
四十三、安全注射制度之多剂量药物使用要求(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1、多剂量药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方可使用。
2、应尽可能避免将多剂量药物用于单个患者,不得不使用时应注明开启时间及患者姓名,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3、多剂量药物时必须在清洁区域内使用。
4、在患者床旁使用过的多剂量药物,或者使用多剂量药物时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或存在可疑时,均应丢弃,不得继续使用。
5、抽取药物时必须使用无菌注射器、针头或安全通路设备,即使同一位患者、同一种药物取用第二个剂量。
四十四、安全注射制度之输注和血管内使用装置使用要求(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1)禁止多位患者共用一瓶(袋)血管内使用液体。
(2)每位患者使用的输注装置、给药装置、导管和接头均必须无菌。
(3)注射器或针头/导管一旦进入或连接患者的血管内输液袋或给药装置均应视为已经发生污染。
四十五、安全注射制度之注射操作要求(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1、进行注射等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
2、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3、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4、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
5、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暂存、回收和处理。
四十六、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1、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进行任何操作前应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根据暴露部位选择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防护眼镜/面罩、防护衣等。
3、血液、体液等可能污染的工作场所,应禁止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摘戴隐形眼镜等。
4、禁止食品和饮料混置于储存血液或其它潜在污染物质的冰箱、冰柜、抽屉、柜子和桌椅面等。
5、在维修或者运输可能被血液、体液等污染的设备前应进行必要的消毒。被污染的设备应张贴生物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四十七、列举至少5种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1、进行操作时,光线不足、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2、徒手传递锐器
3、徒手缝合创口
4、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
5、注射器使用后双手回套针帽
6、用手分离注射器和针头
7、弯曲针头
8、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破损玻璃等锐器
9、用手直接抓取污物
10、用手直接挤压污物
11、锐器盒放置位置不当,处理锐器时视线不佳
12、锐器使用后处理不及时
13、锐器盒装载过量
14、徒手持锐器转运
四十八、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置(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医技人员)
1、医疗废物分为五类。
(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注意:胎儿遗体、婴儿遗体,以及可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肢体等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置,应纳入遗体管理。
(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2、医疗废物的处置: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由总务科专人回收,医院暂存,再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交由领用科室处置。
四十九、列举三种本科室最常见的感染性废物(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感染性废物,即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如下: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废弃的被服;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
五十、列举三种本科室最常见的病理性废物(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病理性废物,即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如下: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蜡块等。
注意:胎儿遗体、婴儿遗体,以及可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肢体等严禁按医疗废物处置,应纳入遗体管理。
五十一、列举三种本科室最常见的损伤性废物(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损伤性废物,即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如下: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五十二、列举三种本科室最常见的药物性废物(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药物性废物,即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如下: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五十三、列举三种本科室最常见的化学性废物(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化学性废物,即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如下: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五十四、医疗废物的处置方式(考核对象:医生、护士和医技人员)
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和病理性废物由总务科专人回收,医院暂存,再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化学性废物和药物性废物交由领用科室处置。
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