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3日,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王学义教授进行了第三期“家属健康教育”讲座——《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使用》。近余名患者、家属及市民踊跃参与,座无虚席。
很多病人和家属对药物的服用存在很多困惑,例如药物有没有效?有没有副作用?什么时候可以停药?本次科普讲座,王学义教授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抗精神病药物有哪些副作用、如何正确理性看待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疗效和副作用以及停药的注意事项。
王学义教授介绍说,目前精神药物主要包括四大类:治疗幻觉、妄想等各种精神症状的抗精神病药;提高情绪的抗抑郁药;缓解焦虑的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用来稳定情绪的心境稳定剂。它们能够有效治疗精神疾病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阳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还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方面的障碍。然而虽然医学不断进步,但是无论传统抗精神病药还是新型药物都会存在一些药物副作用。因体质原因,有些人对副作用没有感觉,有些人却难以忍受,甚至自行停药,导致了疾病的复发。对于药物副反应,王教授介绍了较为常见的几种:过度镇静:降低警觉性,损害认知功能,加重阴性症状。锥体外系副反应: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震颤、肌强直:面具脸,颈强直,吞咽困难,四肢强直,碎步等。迟发性运动障碍。内分泌系统副作用:泌乳、体重增加、性功能下降、月经紊乱、血糖增高等。抗胆碱能副作用: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等。
介绍了这么多副反应,但并非会发生在每个患者身上,还是因个人体质而异。王教授强调,如果出现副反应也不要紧张,应正确看待副反应出现的时期,在疾病急性期,为有效控制病情,药物和剂量的变化可能会带来副反应,这时候患者或者家属不要一味要求缓解不良反应而要求医生换药或者停药,应遵从医生的建议。另外,很多时候随着身体对药物的耐受以及剂量或换药的调整,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大部分不会遗留后遗症。
很多情况下,在疾病治疗之初和疾病康复阶段,很多人会随意换药或者停药。王学义教授提醒,精神药物不要随意调整剂量和停药。抗精神病药物需足量足疗程,治疗的时间一定要充分,一般起效时间在两周左右,很多患者或家属急于见到疗效坚持不到药物起效就会停药或换药,导致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复发。即便病情得以恢复,也要遵循医嘱,不能立即停药,否则增加疾病复发可能。
讲座结束之际,王教授特别提到,对抗疾病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共同参与,三者间要相互信任、多沟通、多交流,这样才更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患者才能早日恢复功能,回归社会!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专业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