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进展也非常迅速,随着该技术在我国各地的拓宽和发展,心脏介入术的护理随之不断更新、改进,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
心脏介入术前,大多数患者对手术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烦燥不安的心理反应,通常术中会担心有意外的发生,术后担心手术效果与结果,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解决他们心理误区的有效方法是让患者知晓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协调工作,更可能多的给子精神上的呵护,心理上的宽慰,行为上方式上的指导,尊重和同情患者,寻求与患者情感上共鸣,满足患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组织手术患者与术后有良性反应的患者互相交流沟通,现身说教,可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顾志莉等采用音乐干预法,在心脏介入术前3d,每天9:00~11:00由指定护士为患者佩戴耳挂式耳机欣赏音乐,施行心脏介入术当天,在介入术开始前为患者佩带音乐耳机欣赏音乐直到手术结束,可缓解患者焦虑紧张情绪。
1.2术前准备
主要内容:(1)详细了解患者病情,与医生一起评估心血管功能情况,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仔细做好各项检查,包括胸部x线、心脏彩超、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免疫五项、凝血四项等。(2)术前l~2d指导患者以一侧肢体制动的姿势在床上练习平卧位排尿训练,以免术后卧床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而造成尿潴留。(3)由于肌饿状态下行心脏介入手术可使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易产生烦燥、焦虑、紧张、低血糖等,甚至危及生命,李桂萍等研究表明,术前1d晚餐正常进食,手术前当天旱餐在术前2~2.5h进平日进餐量的7O%~80%半流食比较安全。(4)常规准备腕部、腹股沟和会阴部皮肤,询问过敏史以及做碘过敏试验,排空大小便。(5)对高度紧张的患者于术前30min给予镇静剂。(6)备齐各种器材,保证仪器和抢救设备完好备用状态。
2.术中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告知患者术中制动的重要性,常规氧气吸入,使用心电监护,连接心电导联,保证示波清析,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血氧等,并认真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密切观察患者表情并主动与其交谈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感受,如有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手术医生。
2.2观察患者治疗依从性
观察生命体征波动20%的认为对手术操作有影响,同时观察患者在术中的配合程度,如果出现患者肢体大幅度活动导至术者被迫或终止手术心及患者焦紧张等导致穿刺时间超过10min,认为对手术有影响。
2.3密切观察术中并发症
术中注意识别高危患者,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压力曲线的变化,血液动力变化等。常规备好除颤仪、临时起搏器及利多卡因、胺碘酮、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术者作出相应的处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如发现一过性窦缓和低血压,立即嘱患者咳嗽、或静脉推注阿托品、多巴胺。李淑蓉等主张,当发生频发室早时,可静脉推注经稀释的利多卡因50~mg或胺碘酮75~mg,速度宜缓慢;出现心律缓慢时立即予以氧气吸入,鼓励其用力咳嗽,必要时静脉推注阿托品0.5~lmg,发生室速或室颤时,立即给予J进行电除颤,要求准确、迅速,复转后再根据医嘱静脉滴注利多卡因或胺碘酮维持用药。出现急性心肌梗塞者,立即给予欣维宁、多巴胺、阿托品等。
3.术后护理
3.1心理护理
尽管手术已结束,病人还是担心手术本身可能带来的不适及严重性,褚昭彤研究表明,部分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肢体需平伸制动,生活不能自理,使患者感到自己成为亲人负担。社会和家庭地位的改变,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个别人具有主观感觉异常,如感到自己胸部不适,感觉异常敏锐,甚至还可能出现错觉。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病人焦虑心理,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3.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住CCU病房,嘱患者绝对卧床l2~24h,连续心电监护24h,密观察患者心率、节律、血压等生命体征,巡视病房1次/15~30rain。如发现患者发热、表情淡漠、意识模糊、血压低、脉搏细速、呼吸快、穿刺部位肿胀、胸痛等,要及时报告医生,备好抢救用品。患侧肢体制动12h,注意观察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湿度,以了解供血情况。
3.3一般护理
术后1h可进食流质,以增强患者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为主.多吃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体质。嘱患者多饮水,术后即可给予温开水、热饮料等,促进造影剂排泄。术后4h内总入水量应达到mL,尿量应达~0mL,术后24h总入水量应达mL左右。
3.4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术后7~l0d避免剧烈活动,禁止吸烟,在病情许可下,提倡早期活动,出院后预防感冒,避免情绪激动,坚持按医嘱服药,6个月内每月复诊1次,6个月后每3~6个月复诊1次。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内容包括疾病的预防、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及过度饱餐,多食蔬菜和水果)及药物知识,并对功能锻炼等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在出院后的咨询中,告知患者可采用电话咨询或返院咨询,及时进行复诊,使患者健康相关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心脏介入术患者的护理,在介入治疗的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介入疗效优劣与护理水平密切相关,而介入护理专业化发展也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加强监测、及早发现问题,积极冷静配合医生处理,术后仔细的护理,为医生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共同防范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发生,确保手术的成功。
特此声明:所有以上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
博学厚德精诚卓越
白癜风怎么办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