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掌握到重要信息:镜湖区一些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一种“papaya”饮料很畅销,价格昂贵,喝了之后让人兴奋、上瘾。
这种“papaya”酒外包装十分精美,色彩诱人,常常以“功能型饮料”对外展示,有传言称其为“替代酒精的饮品”、“新型健康娱乐性饮料”,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来误导宣传,煽动蛊惑他人尝试。对于一些年轻群体来说,这些炫彩夺目的外包装让他们觉得新奇、有意思,令人跃跃欲试。
经过认真分析,警方怀疑饮料里含有毒品成分。于是,办案民警展开了秘密调查取证,并委托芜湖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进行抽样鉴定,均证实饮料中含有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γ-羟基丁酸。
什么是γ-羟基丁酸?γ-羟基丁酸,又称4-羟基丁酸(4-Hydroxybutanoicacid),是一种神经药物。历史上,γ-羟基丁酸曾被用作常用镇静剂,用于治疗失眠、抑郁症、发作性嗜睡病和酗酒,也被用于提高运动员成绩。该物质也被用作麻醉剂,在许多地区被禁用。在许多国家被认定为毒品,在许多地区被禁用。
γ-羟基丁酸还曾有个比较“闻名”的名字就是GHB,我们常常写的“神仙水”之类就是它。在台湾γ-羟基丁酸称为“神仙水”、“G毒”、“液体迷魂药”是管制类精神药物,在香港,还被称作“fing霸”、“迷奸水”、“听话水”,因为其外观为液体又无色无味无嗅,常被不法分子所使用。
对人体有什么害处?γ-羟基丁酸因为中枢神经抑制剂所以也具有着成瘾性,大量服用GHB会让人头昏眼花,不断产生幻觉,严重的情况下会极度眩晕、呕吐,如果过量甚至会令人无意识的不停点头或陷入无意识状态,还可能诱发其他疾病的发作。
这种物质上瘾性极大,也难以戒除,对肝脏、记忆都会有影响还可能抑制呼吸,令人丧失知觉,甚至死亡。
在多次使用GHB之后,人们会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其产生依赖,成瘾者不自觉的就会想要服用GHB,同理,人们在对“papaya”酒上瘾之后又会经常想要引用这种酒水,认为这种酒水能够给自己带来放松与愉悦。
不得不说这种“papaya”酒实际上就是神仙水2.0版本,同样具有着神仙水的迷奸效果,引用这样的饮料可能会让人处于极度亢奋和幻想的状态之中。
制毒贩毒网络一举告破这些“papaya”饮料来源何处?制造、销售如何运作?涉案人员身份?一个个问号摆在民警面前。年10月14日,芜湖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制定“查源头、捣网络、抓毒枭”的战略方案。办案民警往返于各娱乐场所、对抓获的吸毒人员进行审查。穷尽各种方式,终于有了重大发现。
大量证据表明:芜湖市、铜陵市一伙涉毒犯罪嫌疑人与吉林通化某葡萄酒有限公司、辽宁沈阳某公司相勾结,由通化某公司生产制造毒品“papaya”水,沈阳某公司制毒工厂向安徽、广东等地分销。其中,通过化整为零方式,运至芜湖市、铜陵市,由下线向一些娱乐场所贩卖,该团伙成员从中获得高额非法利益。
在当地警方配合下,专案组共抓获涉嫌制贩毒品团伙人员30余名、涉嫌吸食毒品的违法人员80余名,缴获液态毒品余公斤。
4月12日,经公开宣判,被告人胡某以制造、贩卖毒品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白某、邹某、顾某、朱某、高某等人以贩卖毒品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各处没收个人财产10万元;同案其他29名被告人分别判处13年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扣押的毒品、犯罪工具予以没收,各被告人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拒绝使用涉毒饮料当前,娱乐场所各种饮料繁多,不乏鱼龙混杂。其中,不法分子为谋取非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以隐秘方式销售新型毒品。
因此,消费者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拒绝使用涉毒饮料,以正确方式到娱乐场所进行健康消费。如发现类似“papaya”水等可疑饮料,及时向公安、工商和安监部门举报,并提供相应证据,协助警方侦查破案。
来源
网络综合
编辑
天天
点亮小花转发扩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