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量充沛,野生毒蘑菇大量生长。6-7月份湖北省宜昌、恩施、武汉等地接连已发生11起家庭采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对-年食物中毒事件监测数据分析发现,近十年来湖北省食物中毒死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误食野生毒蘑菇,占总死亡人数的49.0%,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发生地点主要为山区农村家庭。风险评估结果提示,湖北省6月-10月是野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期。
为杜绝食用野生蘑菇引发的食物中毒,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荆州发布联合荆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为了生命安全,千万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确保不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
这些高颜值的蘑菇,都有毒!如果有这种症状,请及时就医!1、胃肠类型: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快的10多分钟,主要症状是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水样便腹泻,不发热。这种类型病程短,恢复较快,预后好。
2、神经精神型: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四小时,临床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呕吐、腹痛、腹泻、脉搏缓慢等。病人产生幻觉、狂笑、手舞足蹈、走路不稳,出现幻视症,还有可能类似精神分裂症。重症病人出现抽风、昏迷等。也有病人出现流口水、流泪、大量出汗、血压下降等,甚至相反症状。中毒病程为1-2天。
3、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严重者心律不齐、抽风、昏迷。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4、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病人在病程中有的会出现假愈期,导致误诊误治,如经过积极治疗,可痊愈。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这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以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为主,瞳孔稍散大,但无昏迷,无副交感神经兴奋样症状,也无黄疸、肝大,肝功能检查一般正常。有的病人初发时有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抽搐等。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6、日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蘑菇中毒后,这样做可以帮助中毒者!中毒事件发生后,应医院交由医护人员处理。医院的途中,身边的人做这些事可以帮到中毒者!
1.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及时催吐:可以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可用筷子或压舌板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2.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家庭氧气瓶保持中毒者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症状,必要时头偏向一方,防止窒息。
3.对于烦躁及抽搐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加强床旁护理,防止坠床。
4.密切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及尿量的变化。
5.中毒者心情紧张、恐惧。陪伴者可主动和他们交谈,耐心开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做到忙而不乱,有条有序。
u
我从荆州来,尽知荆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