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荣,董晓慧
医院药学部
司机刘师傅至今仍觉得一个月前的“药驾”惊心动魄。
“那天因为感冒头痛,吃了一粒“泰诺”,哪里想到开车的时候特别困,还感觉心慌,晕晕乎乎的。隐约觉得前面好像有个人,想踩刹车却踩成了油门,大惊失色下猛打方向盘,撞到了一辆电动车,车撞了一个大坑,还好没酿成更大的悲剧。”
药驾(drugdriving)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
世界卫生组织对驾驶产生影响的药物分为7大类: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物、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降糖药、抗心绞痛类药、抗组胺药物。
解热镇痛药芬必得(布洛芬)、扶他林(双氯芬酸钠)等。
对于头痛、发烧、关节或肌肉酸痛,解热镇痛药是最好的帮手,但服用后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头晕、焦虑及失眠的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精神行为障碍或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服药期间应慎驾或不驾车辆。
抗组织胺药(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有些药物会引起驾驶员眩晕、嗜睡、肌肉无力、视野不清等症状,有些药物即使停药后也会在短时间内残存睡意,因此很可能影响到驾驶员驾车的思维和操作的敏捷性。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药期间要谨防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最好不要开车,必须开车的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降糖作用平稳、不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的药物。
抗心绞痛药抗心绞痛药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酯)、心痛定(硝苯地平)等,会有头痛、眩晕、视物模糊反应。
镇静催眠药这类药物很容易产生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不良反应,并有后遗效应,既可持续多日。如安定、氯硝安定、阿普唑仑、艾司唑仑、苯巴比妥类等,服用后禁止驾车。
新型抗抑郁药该类药物容易出现困倦、疲劳、头痛等不良反应。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服用后可出现口干、心动过速、出汗、视力模糊、眩晕和震颤等症状;舍曲林的不良反应虽然低于三环类药物,但服用后仍然不应驾驶车辆。
抗高血压药高血压人群合理使用新型降压药物有利于驾驶安全。其他如利血平、可乐定、硝苯地平、吲哒帕胺等降压药可能会引起眩晕、嗜睡,应慎重驾车。
东方药师对防范药驾建议:
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其中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症若提到“可见嗜睡、困倦”或“服用药物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字样,则不适宜吃药后驾车。
2、跟医生表明身份。主动跟医生提出“我需要开车”,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影响驾驶的药物。
3、等药劲过去之后,再开车。
4、是否可探索在学驾照理论课的时候,加上禁止药驾这一块?
5、请相关部门加强法律监管。
谨记:吃药别喝酒,喝酒别开车,开车别吃药!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采编
(上海医药特别支持)
本文版权属于上海药讯,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