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均来自网络
孩子胆小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恐惧对孩子的身心发育会很多负面的作用,长期处于恐惧状态的孩子,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都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孩子发育迟缓、语言障碍、胆小、忧郁、抵抗力下降,易于患多种疾病。处于恐惧情绪中的孩子,往往睡眠不安,他们常常会在夜间惊醒后哭闹。与此同时,孩子还会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赤红、出冷汗、心率加速等一系列躯体症状。所以,及时消除孩子的恐惧感,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引导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1怕生怕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一个必然过程,程度轻重不一,如果有诱因或父母总是对他人持一种怀疑态度,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会比较明显。
2害怕被遗弃由于3岁前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性极强,对他而言,安全就意味着在父母身边,如果父母扬言不要他了,或者父母经常争吵、打架离婚等,孩子就会有被遗弃的感觉,从而出现心神不宁、夜间哭闹、纠缠父母等表现。由于孩子表现得特别黏人,往往会影响到父母的行动,从而受到没有耐心的父母的呵斥或看到父母厌烦的神情,这将进一步强化孩子被遗弃的感觉。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很严重的被遗弃的感觉,父母就更要加倍爱抚,反复告诉孩子,妈妈爸爸都是爱他的,他在家庭中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父母绝不会遗弃他,让他慢慢产生安全感。如果还是不见好转,家长需要使用七田真“8秒钟”拥抱法。
传达爱的8秒钟拥抱法,向孩子表达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8秒钟拥抱法。所谓8秒钟拥抱法,就是紧紧抱住孩子8秒钟,在他的耳边轻声说:“妈妈好喜欢宝宝啊!”很多妈妈们都会采用这种方法,它对于建立母子之间的信赖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只要利用8秒钟拥抱法,不论以前是调皮好动的孩子,还是不听话倔强的,或者没有安全感胆子小的,都会马上变得温和安静,养育孩子也就变成了一件轻松的事情。
育儿的关键是父母向孩子传达爱。只要能够把父母的爱正确地传达给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听话,教任何东西都能迅速吸收。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把爱传达给孩子,父母说的话就不能进入孩子的内心,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会很差,怎么教也看不到丝毫进步。
除了“紧紧抱住8秒钟”以外,作为传递爱的有效方法,还有“5分钟暗示法”。5分钟暗示法是可以将孩子的心导向正确的方向,巧妙发掘大脑潜能的方法。这也是右脑教育法的基本方法之一。孩子在刚睡着、眼皮一跳一跳的时候,脑波呈现为θ波。这时,如果我们在孩子的耳边输入某种暗示,孩子就会按照暗示发生变化。这与“如果用右脑来想象,想象就会实现”的原理完全相同。有的妈妈会担心,这样给孩子输入暗示,会不会改变孩子的性格?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我们只会给孩子输入向好的方向发展暗示。
其实,平时妈妈不经意间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一种暗示。这里面往往有很多负面的话,给孩子的也是一种负面的暗示。例如:“要晚了,快点儿!”“不能做这种事,不行!”虽然父母没有注意到,但是这些话却给孩子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于是,孩子会按照负面的暗示去做。磨蹭的孩子变得更加磨蹭。最终,孩子的潜能也会被完全扼杀。
下面列举的是常说的会伤害孩子心灵的10句话,希望父母们注意。
1、不能做这种事!
2、不要······
3、快点儿!
4、你为什么不明白妈妈的话?
5、我不管了!随你便!
6、我要说多少遍你才明白?
7、因为你干什么都不行。
8、你说谎!因为妈妈知道。
9、叫爸爸去做!
10、你真是个坏孩子!
孩子们是通过大人的话来发现自己的,如果大人不断地对孩子说“不行”、“不能”,那么与其说这是一种教育,不如说是一种压制行为。否定式的对话方式将使孩子丧失学习和做事的干劲。而消除这种负面暗示、使孩子变好的最佳方法就是5分钟暗示法。
当然,有时即使妈妈没有输入负面的暗示,孩子自己也会有“不行!不行”这样的想法。消除这种负面想法,5分钟暗示法也很有效。
当孩子刚入睡、眼皮一跳一跳时,实施5分钟暗示法的效果最好。首先,向孩子输入表达父母爱意的暗示,之后再输入想传递的暗示。“妈妈好喜欢××哟!”这样表达几次自己的爱意后,再输入你想输入的暗示,比如“××会友好地跟小朋友玩”或“宝宝不怕水,你会游得很棒的!”
如果能用5分钟暗示法恰到好处地表达妈妈的爱,很快孩子就会有所改变。能够很好地接受到母亲爱的孩子会成为稳重、坦诚、接受能力强、对人温和且自信的孩子。相反,行为举止出现问题的孩子,往往都是因为不能从妈妈那儿接受到爱。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的行为举止之所以有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接受到父母的爱。为了消除孩子令人困扰的行为,父母只要利用5分钟暗示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爱就可以了。
五分钟暗示法是帮助妈妈们改变心情,调整心理的好助手,是解决孩子淘气,不听话等到难办事情的良方。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恐物某些孩子会对特定的物品表现出恐惧,有的孩子对巨大的东西表现出恐惧,如孩子害怕黑漆漆的大门,特别怕大门在开启关闭时发出声响;有的孩子害怕正在逃窜的小老鼠等。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让孩子一点一点地消除对特定物品的恐惧感,孩子如果怕大门,父母可以让孩子在离开大门5米左右处,让孩子观看父母“愉快”地推开大门再关上大门,如果孩子心率不变,可抱他走近一些,由刚才看护他的人再去开闭大门,以增加孩子的兴趣,最后抱孩子上去摸摸门并在父母协助下推推门。
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往往是受了父母的影响,比如,当父母看到小老鼠而发出恐怖性的叫声后,孩子就会受到感染从此害怕该物。所以,父母就要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要总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恐怖事件……平时要表扬孩子的勇敢之举,但也要让孩子分清什么叫勇敢、什么叫注意安全。
4突发事件孩子经历或目睹某些突发事件,会使他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动。这种恐惧心理常常是深刻而持久的。非常强烈的刺激甚至能给孩子带来生命危险。经历突发事件后,孩子往往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得特别胆小,睡眠中可能突然惊醒,醒后仍恐惧不已。出现这些情况后,父母要对孩子多一些关心,避免带孩子到可能引起回忆的环境中去,当孩子因恐惧不能很好入睡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镇静剂。由于3岁前孩子的记忆尚不牢固,不再提示,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会恢复的。
5鬼神对鬼神与影视镜头的恐惧,有些大人喜欢给孩子讲一些神鬼妖怪的故事,或在孩子不听话时用鬼吓唬孩子,这都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如果父母在讲鬼怪故事时加上表情动作的渲染,孩子会更加害怕。
有些父母不给孩子选择电视内容,电视台在播放节目时也常常忽略了保护孩子的身心,使一些电视片甚至是儿童片中出现恐怖镜头,如女巫、鬼怪、凶残画面和打打杀杀的血淋淋的镜头,这些都会使孩子出现恐惧心理,所以,父母要注意电视的选片,要告诉孩子并没有什么鬼怪,平时也不要用鬼怪来吓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伤害。
恐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孩子出现恐惧的心理是正常的,短的、弱的刺激对孩子不会构成伤害,如果出现强刺激要及时给予安抚和足够的爱意,以免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要坚决去除孩子生活中可能存在着的长期性的恐怖因素,让孩子在充满爱意和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脸上白癜风怎么治疗以治疗白癜风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