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
年第1期总第10期
正确服用中药汤剂上一期内容我们介绍了如何正确煎煮中药,这是中医药疗效发挥的重要环节。
本期我们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服用汤剂,一天服用几次?一次服用多少?是空腹还是饭后服?煎好的汤药冷了会不会影响疗效,煎好的中药如何保存?本期我们一一为大家介绍。
一般煎好的汤药服用多少?
儿童每天~ml,成人为~ml,每天分2~3次服用或者是遵从医嘱,在上期我们提到煎煮后把两次的药液合并在一起,在分成几杯服用。
中药汤剂服法
中药汤剂的服法一般在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后服用,每天2次,早晚各1次;或每天3次,早、午、晚各服1次,每次是ML~ML。根据治疗疾病的需要,不同药性的汤剂有不同的服法。
不同药性的汤药
服药方法不同
冷(凉)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宜放凉后服用。
温服:平和及补益药一般宜温服。
热服:解表药、祛寒及通血脉宜趁热服下。药效可借助热力得到充分发挥。如解表药服用后,最好盖好被子休息一会儿,被子无需太厚,以微微发汗为宜,以达到发汗解表,引邪外出的目的。
顿服:小剂量药性峻烈的汤药,要一次服完,在不伤人体正气的情况下,迅速发挥药效。重症患者也多用顿服。
频服:口腔、咽喉疾病用药,宜采用多次缓缓频饮,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能较快见效。呕吐疾病也应少量频服。
不同药性的汤药
服药时间不同
饭前服:治疗胃肠道疾患汤药一般在饭前服用。
饭后服: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宜在饭后服用。
隔夜服:驱虫药宜在睡前服,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以便将体内寄生虫麻醉或杀死并排出体外。
空腹服:补益药早晨空腹服用,可使药物被充分吸收;润肠泻下药空腹服用可使药物更好发挥作用。
睡前服:镇静安神、补心安神药,于睡前一小时服用效果最佳。
中药的保存
大多数中药含有酶类、糖类、淀粉、挥发油、蛋白质等多种成分,煎煮后应立即滤取药汁,在一天内服完为宜。如果需将药液隔夜放置,应用密闭容器放在冰箱保存,但保存期也不应过长,因为放置过久会出现染菌、霉变等变质现象而影响药效。
编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马杰
供稿:天津市医院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