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美国老年人首要的死亡原因,65岁以上老年人占因心肌梗赛死亡病例的85%。在中国尤其是北京,心肌梗塞病患率及病死率快速增加。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68.34%的老人知晓胸部不适和胸痛是心肌梗塞的主要症状,剩下31.64%的老年人对心肌梗塞知之甚少,相比低于5年前心肌梗塞症状的知晓水平,由此可见普及预防病症知识重要性。我们特意请到了李爱先院长,为大家在哈市如此高寒易发病时期提个醒。
“烟枪老人”40载,心梗寻“味”上门来已年过70的望奎县刘大爷患有高血压30余年,烟龄40年,每天至少一包烟。可最近一个月总是莫名其妙的胸闷胸痛,每次胸痛也也就几分钟。秉着上一辈遗留下的“优良传统”,能省则省的原则,一旦心口疼痛便吃些止痛药物,以此来缓解疼痛,医院就医的打算。直至几天前刘大爷突然发病,连夜被当地医院。
医院后,经过系统性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CTA。但至此危险并没有解除,医院医院且设备不够精良与完善,秉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院方立即将情况通知刘大爷的家属并建议立即将刘大爷转往拥有国外顶尖心脏内科专家的黑医院。院方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迅速将病人送到了黑医院。
台湾专家组迅速确诊,再从病魔手中成功夺人医院接诊后,迅速打开已建置完备的24小时诊疗“绿色通道”为刘大爷进行了精确的检查。心律不齐,听诊显示心脏有杂音,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高血压病。医护人员告诉病人家属,李院长已经为患者制定了严谨的治疗计划,并告知患者家属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目的、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在确定患者无麻醉药及碘过敏史后,医护人员开始术前准备工作。
病人被推入导管室,拟定进行冠脉造影术。医护人员将患者身体放平右前臂常规消毒,接下来对病人右前臂进行局部麻醉,穿刺右侧桡动脉成功后,置入桡动脉鞘管,经桡动脉鞘管送入多功能造影导管先后至左右冠脉开口。造影显示:左前降支中断狭窄40%,左回旋支中段狭窄达到%,右冠状动脉近段狭窄70%,中段闭塞也达到惊人的%。
造影术下发现血管阻塞处
造影术下发现血管阻塞处
其中,左主干承担心脏三分之二的供血量,它的闭塞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最严重的病变,病情极其危险,如治疗不及时,随时有猝死的可能。因患者年事已高,还伴有多处血管狭窄,常规情况下需马上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但因年龄大承受不了开胸的搭桥手术,为解除患者猝死的风险,黑医院院长李爱先,分别于患者左回旋支及右冠脉进行药物洗脱支架术。经过专家几小时的艰苦奋战,手术圆满完成。
术后血管血流正常通过
术后血管血流正常通过
经术后观察及药物治疗,刘大爷迅速回复并可以下床活动。在术后几天查房的间隙,院长李爱先教授叮嘱刘大爷家人出院后不要让刘大爷、激动,如果出现胸痛、呕吐、恶心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还嘱咐说平时少抽点烟,多吃点降血压的食物。心梗常伴高血压,血压降下来,心梗的几率也自然少了。在得知自己病情好转可以出院后,刘大爷一再感谢李爱先院长及远东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
为了健康身体好,戒烟还是要趁早像刘大爷这样的医院上演着,还有更多人对冠心病的预防并不是很了解,随时处在心脏病病发的危险之种。术后李爱先院长告诉我们说针对冠心病发作,他在台湾曾做过此项病学研究,发现包括家族史、t糖尿病、年龄、性别、肥胖等因素,会使心血营病产生几率增加2倍,而吸烟会使其增加8倍。他发现北方人群普遍存在吸烟习惯,同时地域性因素等原因,造成了我省心脑血管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值4倍。李爱先教授解释说,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经燃烧后的焦油进入血管中后,会使血管中的胆固醇更容易凝结,烟草产生的一氧化碳还会令身体血色系浓度降低,对血管造成影响。像刘大爷这样烟龄达到40年之久而且每天一包烟的习惯更是加大了发病率。
突发心肌梗塞急救方法1、安静:应就地平卧,松解领口,头部侧左或侧右,室内保持安静和空气流通,不可搀扶病人走动或乱加搬动以免加重病情。有条件可立即吸氧。发病4小时内,发生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
2、镇痛:舌下含硝酸甘油片一片(0.3—0.6mg),或用消心痛/冠心苏合丸一粒(5—10mg)、速效救心丸10粒舌下含服;有条件可肌注杜冷丁50—毫克,以缓解疼痛,同时立即拨打呼叫急救中心。
●如病人发生休克,应把病人头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烦躁不安时可服用安定等镇静止痛药。暂不给吃食物,少饮水,要保暖。
●如病人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应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