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导读很多人都认为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这类疾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生活不规律的习惯,这类疾病也就渐渐开始“年轻化”。患病人数的增多,也就意味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此类疾病。那么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的朋友们平时应该如何饮食、用药呢?
行动注意1.防止便秘。因便秘时的屏气用力可使血压剧升,所以平时宜多吃粗粮、水果,保持肠道中有足量的纤维素和水分。
2.稳定情绪。因为大惊、大恐、大怒时能造成血压剧升,甚至血管破裂、心肌梗死,所以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务必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豁达开朗。
3.避免剧烈运动。如跳高、快跑、蹦极等等,一时的紧张、兴奋能使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造成血压剧升、心肌耐受失控而致痉挛、梗死。
4.小心过冷或过热,尤其不要在短时间内过冷或过热。因为突然的过冷或过热使血管壁收缩或舒张的弹幅过快、过大,而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患者的血管本身比较脆弱,一旦舒缩超过了自身的耐受程度,很可能就会破裂而引起卒中。
5.浴前、睡前不要服降压药。浴前服降压药,浴中热水一激,血管扩张,加上浴室的氧气含量不足,很容易诱发心肌梗死,且不便于发现、施救;睡前服降压药,人在睡熟两个小时后,本身血压就呈最低状态(一般下降20%左右),再加上药物作用,双管齐下,血压就可能突降至人体耐受不了的程度,从而导致卒中、失明、脑缺氧等。正确的降压药服用时间以早七点半、午2点半为佳,因为人体血压在上午8~10时、下午3~5时最高,提前半小时服药,正好发挥作用。
6.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好不要服避孕药,如果一定要用,必须请有经验的医师指导。7.长期服用降压药、兴奋药、镇静安眠药者,起居活动时务必小心药物性跌倒,宜缓慢小心为上。降压药用久了,有的还可能引发鼻炎。饮食禁忌1.忌咸。
食盐每天要少于6克;咸鱼、咸肉、咸菜都应少吃;红醋中因含有钠盐,也不宜多用。
2.忌肥腻。
凡动物油脂及脑、肝、心、肾等内脏,猪油、黄油、奶油、奶酪、全乳、巧克力、冰淇淋以及油炸、烧烤的鸡、鸭、乳猪、油条等,均不宜多吃;植物油亦不宜摄入过多,每天最好别超过30克。
3.忌烟。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能使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下降,尼古丁则刺激心脏,加快心跳频率,使肾上腺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且促使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速动脉硬化。
4.忌酒。
少量白酒(1两之内)的确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则明显损伤心脑血管,加速动脉硬化,加重肝脏负担。即使是对心血管有利的干红,其中的酒精成分同样有害健康。
5.忌红茶。
浓烈的红茶因所含的茶碱量高,可引起大脑兴奋不安、失眠、心悸等不适,从而使血压上升。清淡的绿茶(每茶杯用茶叶3~5克)则可明目利尿,有利降压,而且对心脏房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心房纤维性颤动有标本兼治之功。
6.忌咖喱。
咖喱容易使人上瘾,而且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7.忌无鳞鱼。
其能使人胆固醇升高。鲤鱼、猪脊髓、田鸡因发性太重,也应少吃或不吃为佳。
8.忌牛肉。
其可使胆固醇和血压升高。
相对而言,蔬菜、水果、一般鱼类,对防治高血压有益;洋葱、苹果、绿茶,则有利于心脏病患者的康复;玉米糊对防止老年人动脉硬化、心肌梗死也颇为有效。
用药留心总的来说,一忌升高血压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肾上腺素类药,能收缩血管,引起血压剧升;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醛固酮等肾上腺皮质类激素,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恶性高血压;哇巴因则造成血管外围阻力上升,使血压升高……二忌燥热伤阴类的中草药,如附子、肉桂、鹿角、红参、麻黄、细辛等。有些中草药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如甘草,可致水钠潴留,大剂量甘草如与洋地黄合用,还可诱发心力衰竭;再如天麻,大剂量或长期不合理使用,能引起心电图、脑电图改变,甚至共济失调……三忌复方使用。就目前所知,复方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常常升高了血脂,隐患不小,不及单一制剂效果可靠。具体而言:高血压患者一般不宜服用人参、黄芪、鹿茸、海马等补气壮阳、助阳药,即使阳虚气脱,也只宜缓补;而补阴类药物龟板、鳖甲、枸杞子、牛膝等则未见明显妨碍。对顽固性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大于毫米汞柱者,有人用心痛定治疗,效果颇佳,一般每次服药30毫克,半小时后血压即开始下降,且药效持续24小时,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临床还有报道,有人在服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消咳喘后,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也减弱,心跳缓慢,房室传导阻滞。高血脂病人如有冠心病,尽管服药后化验血脂正常,仍应坚持服用降脂药物。资料表明,这样做可使这类病人冠心病或脑卒中的死亡率减少24%~31%,女性则高达46%。哈尔滨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