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麻醉者相信,只要麻醉足够深,则基本不会发生麻醉中记忆和知晓。但是麻醉过深同样带来安全、苏醒延迟、费用增加等问题。在没有理想的监测手段使用之前,只能通过增加相关知识,仔细判断麻醉深度等措施来减少知晓发生。
(一)麻醉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麻醉医生须承认和了解这种潜在事件的发生。ASA建议术前告之病人术中有记忆和知晓的可能性,特别是术中需要浅麻醉时。因交感兴奋性增加可能增加麻醉中知晓的可能性,因而术前查房解除病人焦虑心理很有必要。另外,不应在术中谈论与病人相关的话题。
(二)避免不必要的浅麻醉
监测麻醉药浓度、定时检查挥发罐和静脉输药泵功能等情况。注意吸烟、长期滥用酒精和吸毒者麻醉药的需求量可能增加。术前或术中使用有遗忘作用的药物如东莨菪碱或苯二氮 类。为预防诱导插管时病人知晓,建议联合应用阿片类药和催眠类药物,并在插管前使用一额外剂量的催眠药。
(三)必需浅麻醉时的处理
如第一产程麻醉药使用量很小,在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的前提下用小量吸入麻醉药可减少记忆或知晓的发生率。对低血容量休克的创伤病人,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麻醉不宜过深,可用氯胺酮。
(四)麻醉深度的判断
临床上常用体征有动反应、自主神经反射等。双频谱指数(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是近年来发展的较好指标(详见后节)。综合使用临床体征和各种监测仪及时、仔细地判断麻醉深度,防止麻醉过浅。
(五)肌松药的使用
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肌松药可明显减少记忆或知晓的发生率。Sandin对例全身麻醉病人的研究显示,不使用肌松药病人的发生率为0.1%,使用肌松药病人为0.18%。
(六)加强药理学理解,合理选择和使用麻醉药
Veselis等()将现代最佳临床药理方法学用于镇静药(病人清醒且合作但产生遗忘)的药效学研究。他们对产生等效镇静的咪达唑仑、丙泊酚、硫喷妥钠和芬太尼的血浆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它们影响自愿者对单词和图像记忆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等效镇静的血浆药物浓度分别为:咪达唑仑64.5ng/ml,丙泊酚0.7μg/ml,硫喷妥钠2.9μg/ml,芬太尼0.9ng/ml。对单词记忆消失产生作用的50%药物血浆浓度(Cp50)分别为:咪达唑仑56ng/ml,丙泊酚0.62μg/ml,硫喷妥钠4.5μg/ml,芬太尼3.2ng/ml。其中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对记忆影响较大,硫喷妥钠影响轻微,而芬太尼几乎没有。这些发现有助于镇静药的选择,但不能推论在何种麻醉状态下用以防止术中回忆,因为麻醉状态包括全身麻醉和外科刺激。虽然在麻醉时使用某些药物对消除回忆有效(如东莨菪碱,苯二氮 类),但仍不了解常规应用这些药是否能保证消除回忆。
用强效吸入麻醉药麻醉时的记忆和知晓的发生率比用氧化亚氮和静脉麻醉药麻醉时要低。
Ghoneim()对术中记忆和知晓提出十项预防措施和五项处理建议。
十项预防措施为:
1、检查麻醉给药系统。
2、使用有遗忘作用的术前药物。
3、诱导药剂量要适当。
4、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肌松药。
5、氧化亚氮和阿片类药麻醉时至少辅以0.6MAC的吸入麻醉药。
6、单独使用吸入麻醉药时,其浓度至少为0.8~1.0MAC。
7、必需浅麻醉时加用健忘药物。
8、告之病人术中有知晓的可能性,防止病人听到手术室的声音。
9、教学和研究。
10、研制知晓监测仪。
五项处理建议为:
1、详细与病人交流,包括核实有关记忆和知晓的主诉,给予同情、解释、道歉和心理学帮助,并保证不再发生。
2、交流必须有记录。
3、通知病人的外科医生、医院律师。
4、病人住院期间每日查访,出院后电话联系。
5、及时引荐给心理学医师和精神病医师。
注:摘自《现代麻醉学》第三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