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最常见的症状,癌症初诊时,约25%患者伴有疼痛症状,抗癌治疗期约35%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疼痛发生率上升至75%。疼痛也是癌症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之一,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生活、活动能力、与家人及朋友的关系,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疼痛治疗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合理的止痛治疗,WHO制定了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的基础是:用药方法的“阶梯”概念,并同时遵循5项基本原则
口服用药
首选口服及无创途径给药。口服用药,无创、方便、安全、经济。随着止痛药新剂型研究进展,及患者不同病情对给药途径的不同需求,除口服途径给药外,选择其它无创性给药途径日趋广泛应用,如透皮贴剂止痛治疗。若患者有吞咽困难,严重呕吐或胃肠梗阻时,可选用透皮贴剂、直肠栓剂等。必要时使用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
按阶梯用药
是指止痛药物的选取用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即轻度疼痛首选三阶梯的第一阶梯药物:非阿片止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再加减辅助止疼药,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布洛芬、吲哚美辛、酮洛芬、赛来西布等;如果达不到止痛效果或疼痛继续加剧为中度疼痛,则选用第二阶梯药物:弱阿片类药物,可同时加上非阿片类药物,弱阿片类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等;若仍不能控制疼痛或疼痛加剧为重度疼痛,则选用第三阶梯药物:强阿片类药,并可同时加用非阿片类药物,后者既能增加阿片类药物的止痛效果,又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药物成瘾性,强阿片类常用有吗啡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羟可酮、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弱阿片类药物都存在天花板效应,强阿片类药无天花板效应。
按时用药是指止痛剂应有规律的按规定间隔给药
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次剂量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之前给予,这样可以保持疼痛连续缓解。有些患者因突发剧痛,可按需给药。
个体化给药
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药物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就是正确的剂量,故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至理想缓解疼痛及无明显不反应的剂量为止。
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扫应,提高止痛治疗效果。
三阶梯止痛法辅助用药
1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这类药物在增强阿片药物的镇痛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解除因疼痛带来的焦虑、抑郁和烦躁等精神症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多汗、口干、便秘、嗜睡等,一般可以耐受。
2抗惊厥药。加巴贲丁最早用于非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加巴贲丁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也轻,已被作为任何病因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治疗药物。其副作用主要是嗜睡和头昏,多可耐受。
3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和泼尼松等,对骨痛、神经压迫或浸润性痛、关节痛以及空腔脏器梗阻性疼痛等多种癌痛有效,临床上使用有大剂量和小剂量两种方法,通常脊髓压迫或阿片类不能缓解的急性重度疼痛可以使用大剂量激素(如地塞米松最高甚至可达mg/d),小剂量(如地塞米松2mg~8mg/d)可用于晚期患者。
4安定类。癌痛患者通常伴有认知障碍、心情抑郁等精神症状,这些精神症状可以导致癌痛恶化。镇静剂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但由于该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其使用一直很受争议。奥氮平是新型抗精神病药,具有降低疼痛强度、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认知功能和对抗焦虑的作用。尽管奥氮平相对同类其他药物安全性要高,但临床仍建议用于有焦虑等精神症状的癌痛患者为佳。
5氯胺酮。氯胺酮是一种麻醉诱导剂,在辅助用药中较为常用,尤其对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常规治疗方法欠佳时适用。对晚期癌痛患者联合阿片类药使用,可以降低吗啡日常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医院全面开展百万惠民活动:凡周六、周日所有检查费半价!
医院肿瘤科积极响应并参与我院住院病人特殊优惠计划,拟定针对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减免方案。详情请咨询下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