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松十分钟全面掌握术前麻醉

1全身麻醉(全麻)

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肌内注射,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意识消失而周身不感到疼痛,包括吸入麻醉和静脉麻醉。

1.吸入麻醉:经呼吸道吸入药物产生全身麻醉作用。

常用药:氧化亚氮(笑气)、恩氟烷(安氟醚)、异氟烷(异氟醚)、地氟烷(地氟醚)。

优点:可控性好,麻醉强度大。

缺点: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使颅内压增高,有的易燃易炸(如乙醚)。

2.静脉麻醉: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产生全身麻醉作用。

常用药物:硫喷妥钠、氯胺酮、依托咪酯、咪达挫仑(咪唑安定)、普鲁泊福(异丙酚)。

优点:诱导迅速,对呼吸道无刺激,病人舒适,无污染,操作方便。

缺点:麻药不易排出,麻醉深度不易控制。

2局部麻醉(局麻)

应用于身体局部,使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有不同程度被阻滞,病人局部无痛而神志清醒,包括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及神经丛阻滞麻醉。

优点: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

1.表面麻醉:局麻药用于局部黏膜表面的方法,常用于眼、鼻腔、口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尿道等处的浅表手术或检查。

常用药:0.5%-1%的丁卡因、2%-4%的利多卡因。

2.局部浸润麻醉:将麻醉药注射到要切割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中。

常用药:0.5%-1%普鲁卡因、0.25%-0.5%的利多卡因。

3.区域阻滞:围绕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

常用药:同局部浸润麻醉。

4.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人到神经干、丛、节旁,暂时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而达无痛的方法。

常用药: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

3椎管内麻醉

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的某一腔隙,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脊膜外阻滞。

1.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产生不同程度的阻滞。

常用药:丁卡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等,加入10%葡萄糖溶液可配制成重比重液,加入注射用水可配置成轻比重液。

2.硬脊膜外阻滞(硬膜外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

常用药:利多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

4复合麻醉

合并或配合使用不同药物或/和方法施行麻醉的方法。它包括静吸复合麻醉、全麻与非全麻复合麻醉等。

麻醉前用药

(1)镇静药和催眠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

常用药:苯巴比妥钠(鲁米那)、司可巴比妥(速可眠)、地西泮(安定)、咪达唑仑(咪唑安定)。

(2)镇痛药:具有镇静及镇痛作用,与全身麻醉药有协同作用,可减少麻醉药用量。椎管内麻醉作为辅助用药,能减轻内脏牵拉反应。

常用药:吗啡、哌替啶。

(3)抗胆碱能药: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解除平滑肌痉挛及迷走神经兴奋对心脏的抑制作用。

常用药:阿托品、东莨菪碱。

(4)抗组胺药:可拮抗或阻滞组胺释放。

常用药:异丙嗪。

(5)肌肉松弛药:使肌肉松弛。

常用药:琥珀胆碱、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

5基础麻醉

麻醉前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以利于其后麻醉处理的方法,多用于小儿或精神极度紧张的病人。

编辑:丁香园麻醉时间

麻醉君









































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白驳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zl/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