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此次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艾滋病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艾滋病病毒入侵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组织器官损伤,造成各种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后导致死亡。目前没有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年9月,我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4万例,累计死亡20.1万例。
而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早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常说禁毒和艾滋病预防,毒品与艾滋病常常是伴随出现的,需要同时治理。可能有的人会问,吸毒者为何有如此高的HIV感染率?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吸毒就一定会感染艾滋病吗?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人们看来,毒品本身并不代表艾滋病。那么在当下,事实依然如此吗?一方面,注射传统型毒品吸毒,使用不洁的注射器容易交叉感染艾滋病。另一方面,相对传统毒品,那些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和兴奋剂类毒品等类型的新型毒品的使用,也大大增加了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让人防不胜防。
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和兴奋剂类毒品,还包括一些以医院常用的一些镇静安眠药和麻醉镇痛药。新型毒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冰毒、摇头丸、K粉等,还有诸如“开心水”之类的以饮料形式出现的人工合成毒品。在疾控专家看来,新型毒品“娱乐性”的假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毒”的本质,很多人往往会在他人的诱导或自身好奇心的驱使下尝试新型毒品,这也使得新型毒品迅速蔓延。
为何新型毒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呢?首先,新型毒品能使人体极度兴奋,产生强烈的幻觉,性欲大大增强,极易发生混乱的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其次,吸食新型毒品者体质会迅速下降,身体免疫力降低,也为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创造了条件。最后,有些吸毒者为获得毒资而不择手段,甚至选择卖淫,这样更容易通过性途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近年来,新型毒品使用者逐年增加,吸食场所正在由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逐渐向咖啡厅、酒店、宾馆等场所蔓延,甚至出现了家庭派对群体吸毒的现象。隐蔽性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艾滋病的防控难度。
毒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大大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一旦沾染,难于戒断。要远离艾滋病,就必须远离毒品,毒品是十恶不赦的,沾上毒品,就会毁灭自己,祸及家庭,给社会和经济造成危害。
警察蜀黎提醒:珍爱生命,千万不要所有的新新事物都去尝试,别因为一时的好奇而去品尝毒品,要坚决抵制不良诱惑,绝对不吸第一口。拒绝毒品,坚决不“艾”!
白癜风的治疗过程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