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专题呼吸系统疾病肺性脑病所致

这期接着介绍肺性脑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不知上期的知识记住没有?这可是和支气管哮喘所致精神障碍属同类型的疾病哦,所以要仔细看,慢慢消化。

一、定义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呼吸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加上呼吸生理学、血液学和脑代谢等多方面改变而引起的精神障碍。

肺性脑病,又称呼吸性脑病、肺脑综合征,是指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重度肺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时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引起本病的原因众多,除肺部慢性疾病外(慢性肺气肿、慢性气管炎、肺纤维症,肺结核等),其他影响呼吸功能的疾病,如侧索硬化、肌萎缩、脊髓灰白质炎、重症肌无力、脊椎侧弯症,心力衰竭、颅压增高症和特发性肺泡换气症等也可引发。感染是重要的促发因素。

发病机制:基本的病例生理改变是CO2潴留和脑缺氧。多数学者认为PH降低是肺性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三、临床表现

(一)精神障碍

1.意识障碍最多见,在90%以上,开始为嗜睡,常在吃饭、谈话中发生,呈间歇性,当嗜睡向清醒恢复过程中可出现朦胧状态。若病情进一步加剧,可发展至昏睡,由昏睡可转变至谵妄、错乱、昏迷状态,上述几种状态可交替出现,也可突然转入昏迷。

2.躁狂状态,表现欣快、话多,常伴有轻度意识障碍。

3.焦虑抑郁状态,类同焦虑症、抑郁症,要认真加以鉴别。

4.幻觉妄想状态,仅可出现短暂、片段幻视、幻听和被害妄想。

5.在高龄或有动脉硬化者,当意识障碍消除后可能发生欣快、多言、近事遗忘、虚构、错构等柯萨可夫(Kosakov)综合征或痴呆状态。

(二)神经症状:常见有扑翼样震颤、痉挛发作、肌阵挛、椎体束征、眼球运动、眼底静脉扩张、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等。

(三)脑电图改变:一般为广泛性慢波化脑电图,伴少量低波幅θ波,在慢α节律的背景上有每秒2-3次的e波。

四、诊断

根据慢性肺部疾病史、肺气肿、呼吸困难、发绀和上述神经精神症状等,诊断不难。必要时可结合实验室检查,血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脑电图呈弥漫性高幅慢波等有助于诊断。

五、治疗

1.首先要避免诱发肺性脑病的各种因素,如禁用或慎用麻醉药、催眠药、抗精神病药,预防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胸、血压下降等的发生。

2.加强通气功能,加速二氧化碳排除,但不可吸入高浓度氧,否则会引起意识障碍,改善脑缺氧,降低颅内压,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精神障碍的处理,有意识障碍时,如兴奋躁动较轻时不必应用抗精神病药,以免进一步抑呼吸功能。兴奋过剧时可肌内注射地西泮或氟哌啶醇。意识清晰者,为控制精神症状可口服小剂量奋乃静或奥氮平等。

4.可用促进脑代谢药,如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等。

本文档节选自《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









































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里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zl/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