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禽羽毛异常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特别提醒:

想每天可以学到养殖技术吗?只需要点击箭头所指的蓝字就可以了,此公众平台每天推送养殖技术、行业新闻等有价值的消息。

    

一、家禽羽毛异常的原因

1、营养因素

1.1蛋白质含量不足:禽类羽毛重量占活体空腹重的4%~9%,且羽毛占体重的比例同日龄增加成正比,至成年后才基本达到稳定。另外,羽毛中蛋白质含量高达90%(主要是角蛋白)。故禽类羽毛的年度更换会给禽类造成巨大的生理性消耗,所以在换羽时应尤其注意日粮中蛋白质的供应。

1.2氨基酸缺乏或不均衡:氨基酸作为机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羽毛生长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日粮中长期缺乏蛋氨酸、胱氨酸、精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时,均会引起家禽羽毛异常。尤其是构成羽毛蛋白的主要氨基酸髂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和胱氨酸,二者在羽毛发育中尤为重要,它们的缺乏会出现羽毛生长异常,出现羽毛干枯,变脆易断,向躯体外翻卷或卷曲等。此外,某些氨基酸对禽类羽毛色素沉积也有较大影响。

1.3维生素缺乏:某些维生素如VA、VD、VB1、VB2、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等缺乏也可导致家禽羽毛异常。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禽类并不会缺乏所有维生素,其缺乏症主要是由于未能补充某些合成维生素所导致。大量生产实践表明,家禽日粮中缺乏VA,家禽逐渐消瘦,羽毛蓬乱;日粮缺乏VD,则雏禽羽毛蓬松无光泽;此外,当日粮中缺乏VB1、VB2、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或胆碱时,雏禽容易诱发雏禽皮炎和羽毛生长不良、粗糙、干枯、无光泽等,尤其是当种禽缺乏VB2时,种蛋孵出的雏禽羽毛特征性弯绕,形成“结节状绒毛”。

1.4矿物质元素缺乏或过高:影响家禽羽毛的矿物质元素主要包括锌、铁、铜、硒、砷及碘等微量元素。比如家禽日粮中缺乏锌时,会使广泛分布在肌肉、内脏器官、羽毛和骨骼中的锌含量减少,羽毛会生长不良、变脆,严重时翼羽和尾羽羽毛末端易磨损。

1.5脂肪含量偏低:家禽具有尾脂腺,其中油脂涂抹在羽毛上面可以保持羽毛的润泽,有防水作用。当家禽日粮中脂肪含量长期低于1.5%或脂肪被氧化而不能被有效利用的情况下,尾脂腺缩小,油脂分泌量减少,进而使家禽羽毛异常并影响羽毛的润泽。

2、饲养管理因素

2.1饲料:当家禽每天的采食量受到限制,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下或者因为更换饲料导致采食量下降,会出现啄羽或羽毛脱落等情况,对于产蛋期间的家禽可见产蛋率下降或蛋型偏小等情况。

2.2温度:如果育雏室内温度长时间过高,会影响雏禽羽毛生长机能,导致羽毛不能生长或延迟生长。在高温季节,家禽为了散发体内的热量,也会出现少量脱毛的现象。此外在温度较高的同时,出现意外断水,可加重热应激而出现脱毛和产蛋量严重下降。

2.3光照::过强或过低的光照以及频繁的停电,会引起家禽羽毛异常,同时会诱发家禽的啄癖及产蛋量下降等,最终导致家禽羽毛异常。

2.4有害气体:若家禽饲养密度过高,禽舍未定期进行清洁,舍内CO2、H2S和NH3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可造成家禽整齐度降低,采食量下降,最终因营养成分缺乏使羽毛出现异常;另一方面,有害气体也能直接作用家禽的皮肤,使羽毛生长机能受到损害,导致家禽羽毛生长不良或脱毛。

3、疾病因素

3.1病毒性疾病:家禽一些病毒性疾病在发病的初期,除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外,也常表现为羽毛逆立、蓬松、粗乱、晦暗无光等。其中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皮肤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番鸭细小病毒病及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均可引起发病家禽羽毛异常。

3.2细菌性疾病:某些细菌感染除可导致家禽皮炎和毛囊炎进而导致羽毛脱落外,一些细菌性疾病由于病程较长,机体消耗严重,尤其是腹泻性疾病使肠黏膜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家禽生长受阻,营养吸收不良,羽毛蓬松、粗乱等,如葡萄球菌病、坏疽性皮炎、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白痢、副伤寒、链球菌病、结核病、伪结核病、亚利桑那菌病及念珠菌病等。

3.3寄生虫性疾病:家禽的体内寄生虫及体表寄生虫均可通过间接或直接作用导致家禽羽毛异常。球虫病、白细胞虫病、组织滴虫病、毛滴虫病、绦虫病、鸡蛔虫病及禽虱病和:螨病等常可导致家禽营养吸收不良或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羽毛,进而导致皮肤发炎和羽毛脱落。同时寄生虫病也是家禽发生啄癖的重要诱因之一。

3.4中毒性疾病:由于饲料或用药不当等原因常可导致家禽中毒表现。部分中毒性疾病也可导致家禽羽毛异常。如采食被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毒素和镰刀菌毒素)污染的玉米或谷物所制成的饲料,常致羽毛脱落和营养吸收不良。

3.5综合性疾病:痛风及脂肪肝-肾综合征等综合性疾病常可导致家禽出现羽毛发育不良及脱毛等情况;此外,由于光照强度、饲养密度、群体过大、激素及日粮等综合原因导致的啄癖,对家禽羽毛的威胁较大,常可导致部分家禽的羽毛被啄食使羽毛不同程度缺失,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家禽的皮肤和肌肉被啄食而导致死亡。

二、防制家禽羽毛异常的措施

1、提高营养水平

1.1、保证日粮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平衡:若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可补充一些鱼粉等动物性蛋白或玉米蛋白粉等植物蛋白。若日粮中的蛋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不足,可补充相应的氨基酸,如在预防时可以补加50~100g的相应氨基酸,治疗时可考虑加倍。在家禽啄癖易发的危险期可在提前3~5天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一些优质维生素和氨基酸添加剂。

1.2、确保日粮中含有充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针对饲料中缺乏的成分可考虑改用全价营养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硫酸锌、硫酸亚铁、富硒酵母、硫酸钠或生石膏、氯化钠、粗纤维及微量元素。同时,可在料中添加适量植物纤维和砂砾,以帮助家禽磨碎饲料,促进消化。针对脂肪原因引起的家禽羽毛异常,应该及时查明原因调整日粮中的脂肪含量或及时更换已被氧化的脂肪。

2、加强饲养管理

2.1、减少家禽体表的物理损伤:笼养应注意笼的结构,避免结构不合理或金属部位突出等原因导致家禽损伤;对于平养禽应保证足够的垫料,且应尽量使垫料保持柔软和相对干燥,及时剔除尖锐的木片、玻璃等物,避免对家禽体表皮肤的损伤。

2.2、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应保证家禽有足够的饲养空间,同时提供充足的采食和饮水设备,定时喂料和补水,保证每只家禽摄入足够的饲料和饮水。保证舍内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做好防暑降温和舍内空气通风工作,尽量排出舍内CO2、H2S和NH3等有害气体。

2.3、消除诱发啄癖的诱因,适时断喙:调节光照强度至家禽能看到饲料和水为宜,同时尽量降低噪音、免疫、转群、惊扰、气候、环境卫生等对家禽所造成的应激,适时添加抗应激的中草药、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氯丙嗪等镇静剂减少家禽应激的程度,增强家禽抵抗力。

2.4、加强羽毛脱换及交配造成羽毛异常的管理:针对家禽羽毛自然脱换及交配造成羽毛脱落的情况,应在提高日粮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的同时,修整公禽的爪以降低其对母禽背部羽毛的损害。

3、重视家禽疾病防制

3.1病毒性疾病的防制:目前免疫接种结合生物安全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家禽病毒性疾病最为有效的措施。在制订家禽免疫接种程序之前,应在充分掌握禽场近期主要疫病情况、疫苗的血清型或血清亚型、重复免疫接种的间隔时间及次数、不同活疫苗之间的干扰、母源抗体、疫苗来源及接种剂量与途径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适合禽场的防疫措施。同时作好隔离、消毒、灭鼠、杀虫及野鸟防护等生物安全工作,将病毒性疾病对禽场的威胁降低到最小的范围。

3.2细菌、寄生虫等疾病的防制:对于细菌、寄生虫等疾病除加强环境消毒和对部分疾病使用相应疫苗预防外,还应注重平时的药物预防。在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安全和高度敏感药物,注意群体给药的途径和方法,掌握好用药的时机,控制好用药的剂量与疗程及合理的联合与穿梭用药等。

3.3中毒性疾病的预防:针对中毒病,应加强对饲料及饲料成分的监测工作:是否添加了劣质鱼粉,食盐和药物添加是否超量,饲料营养成分是否合理(如钙磷比例),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是否适当,维生素和氟、硒、铜等微量元素含量是否正常。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方,减少代谢病的发生,可在饲料中添加乙酸、山梨酸和丙酸等霉菌抑制剂。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去最好
北京白癜风到哪里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mhbc.com/zjjzdzl/879.html